十八盘风光
林场风光
讯(通讯员 杨思文 许平 李伟)在距离孟子故里邹城市市区仅25公里的田黄镇,镶嵌着一颗无瑕的翡翠,那里峰峦叠嶂、山青谷幽,那里石松盘错、郁郁葱葱,那里景色优美、如诗如画,那便是邹城市国有十八盘林场。
十八盘林场始建于1959年,经营面积4052亩,主要树种为刺槐和松树,森林覆盖率高达95%,属生态公益型林场,人称“邹东第一天然氧吧”,现为峄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大景区之一,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十八年前的十八盘林场
当被问及十八年前的十八盘林场是什么样子,在林场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场长刘德国深有感触的说:“那时候,林场十分的困难和落后,我现在想想还直觉得缓不过劲来。”以前,十八盘林场属差额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每年仅两三万元,用于造林、防火、治虫和工人工资等所有开支。林场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无资金、造林经营无经费、职工工资无来源的“三无”状态,职工则是“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定位与体制。由于缺乏资金,林场管理经营困难重重,各项工作“人浮于事”,最艰难的时候,每个职工每人2亩7分半地算作全年工资。职工住房和山上的护林房年久失修,没水没电,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有本事的人”想办法调走,“没本事的人”干脆辞职不干,回家种地,最后只剩下“老弱病残”不足10人。刘场长说“那时候我们林场职工生活还不及周边的老百姓,他们最怕的就是到粮所领粮、到供销社买东西,因为总是被这些单位的职工耻笑为‘看山的土老帽、穷光蛋’”。林场造林抚育停滞,松毛虫泛滥成灾,大量林木枝枯叶干、林下荆条杂草丛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陷入僵局,困难重重,危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