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从旅游城市升级为城市旅游 大青岛旅游格局呼之欲出

时间:2014-08-27 12:4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从旅游城市变为城市旅游

  “世园会结束以后,我一定要再回青岛看看。”8月24日,从青岛大学毕业的刘辉说。

  5年前,刘辉毕业后,考上了老家云南省的公务员。4月25日世园会开幕后,他和所有人一样,从电视荧屏上,看到了各个场馆的珍稀物种,看到了青岛的巨大变化。

  “最近一年多没有去过青岛,世园会里各个场馆什么样子还没有见过。听说青岛的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也不知好到了什么程度。”刘辉对未来的这次青岛之旅充满了期盼。

  按照刘辉的设想,如果真能成行,他会摒弃一切收费的旅游景点,坐公交穿过海底隧道,钻大街小巷,赏海景,专看世园展馆,感受大青岛的魅力。

  在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赵玉宗看来,这样出行的刘辉不是一位“普通意义”的游客,他的青岛之行也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旅游,因为他没有将名胜景点作为目的地,吸引他的也并非五四广场、八大关等耳熟能详的各个旅游景区。

  实际上,刘辉把整个青岛的城区当成了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他的是世园展馆的外观、变化巨大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开放热情的青岛市民。

  赵玉宗说,这正是青岛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的表现之一,“城市旅游”更着眼于大的景区和目的地打造,“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提法颠倒一下,却有本质不同。如今国内“旅游城市”多的是,但把整座城市作为旅游对象,让游客休闲度假、进行“城市旅游”的,却不是很多。青岛正在作出转变,这正是青岛扩大旅游吸引力的方向。

  实际上,在去年召开的青岛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大会上就提出,要把青岛打造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不限于打造具体的景点,而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和最大的旅游产品来规划、建设和管理,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

  城市就是旅游目的地

  赵玉宗说,很多旅游城市建设都存在模式化问题,在辖区范围内建设几个景区,让城市包容景区,单纯地以景区来吸引游客。但是,摒弃对旅游城市的追求,发展城市旅游,把整个城市当成一个整体的大景区加以经营,让外来游客体验到别样风情、民俗和文化,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而城市旅游已经超越景区旅游时代,不再仅仅是几个景点的关系,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不仅是房屋、街道、店铺,现代化城市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还有人和文化,城市里的一切都有可能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旅游、来感受。

  旅游综合体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拥有各种旅游功能和旅游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并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个小镇可以成为一个旅游综合体,几个村落也可以成为旅游综合体,甚至一个城市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旅游综合体,从而推动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目前正进行着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来青岛“深度游”的散客和旅游团越来越多印证了这一点。青岛中国旅行社大巴部经理李佳蒙说,与传统的“青烟威蓬”经典4日游线路相比,游客更青睐“青岛一地深度游”和自由行,“在青岛滞留的时间延长,游客就能充分体验到青岛城市生活之美了,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看看沿海一线。”

  城市旅游的新要求

  青岛市旅游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共接待游客2847万人次,最高峰时一天进入岛城的外地车辆达20万辆,而岛城平时进入的外地车辆只有三四万辆,交通压力比往常高出五倍,拥有五四广场、八大关等丰富旅游资源的前海一线,自然成了拥堵重灾区。

相关阅读
  • 《名医话健康》10日开播 开创医学知识融媒体传播新格局
  • 青岛整治消费市场秩序 游客遇纠纷将先行赔付
  • 【精彩“十二五”】山东: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对外贸易新格局
  • 来青岛旅游又见出租车拒载 的哥拿回扣约束难
  • 山东路网新格局:四纵四横铁路网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 山东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 构造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 构建中国维修业新格局(山东)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 济南首套房贷如放松效果几何 短期难改低迷格局

  • 上一篇:济南超市月饼品牌激增三成 团购卖不动企业转零售
    下一篇:透视山东“宏济堂”制药商标争夺战背后的曲折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