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驻村联户工作打造成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泗水县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驻村联户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建立民意责任区,畅通民意收集渠道。实行网格化服务体系,将泗水县601个村(社区)划定为一级民意责任区,每个一级民意责任区又划分为若干个二级民意责任区。两级民意责任人相互配合开展工作,梳理、汇总、提交收集到的民意信息,实现了“民意速递、民事速办、民忧速解”。今年上半年,共收集民意信息3413条,办结率达到98.1%,群众满意率达到99.2%,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75起,民意责任区工作取得初步实效。
丰富活动载体,扩展为民服务覆盖面。组织开展“电影下乡”“文化下乡”“免费义诊”“眼科普查”等活动。在省、市帮扶联建村建立起留守儿童活动站,“六一”期间有针对性地对特困、残疾、单亲和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等特殊儿童群体帮扶慰问,并组织开展了文体娱乐、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亲情沟通等形式多样的“六一”庆祝活动。积极做好“三夏生产”工作,对弱势群体、困难家庭重点帮扶,组织驻村联户干部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群众抢收抢打、抢播抢种,确保颗粒归仓、不误农时。
注重以点扩面,全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工作指导示范带动作用。划分了十三个督导巡查组,认真开展干部驻村入户联系群众工作。注重联系帮扶困难家庭,对泗水县1803户困难家庭逐一落实联系人。加强宣传工作。在泗水电视台开办“第一书记访谈”节目,在泗水广播电台开通“驻村联户之声”,在《泗水大众》开辟“践行群众路线、深化驻村联户”专栏,对干部驻村入户联系群众工作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优秀案例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严格制度约束,督导考核贯彻始终。实体化运作驻村联户工作机构。明确泗水县下派干部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全面负责泗水县驻村联户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监督考核等工作。建立互联沟通制度,通过飞信、微信等电子网络工具与广大驻村联户干部进行互联沟通、交流,共同提升群众工作水平;开展“周二夜查”活动,通过入村实地核查、飞信平台回传照片等方式,检查市、泗水县“第一书记”晚上住村情况。严格考核督查制度,修订完善《驻村联户工作考核办法》,半年抽查式考核,年终全面化考核;定期利用党建巡查组、工作团督导巡查组对泗水县驻村联户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不定期通过随机电话调查、入户核查等方式进行暗访抽查,并将督查情况编发通报。
全程靠上指导,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驻村联户干部带头作用,组织开展 “四个一”“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送学下基层”活动,帮助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开展整治落实工作,目前已有48个软弱涣散村完成转化升级。
强化沟通协调,服务省派“第一书记”。积极配合省派“第一书记”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积极帮助省派“第一书记”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协助省派“第一书记”解决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掌握中央、省、市围绕省派“第一书记”出台的行业扶贫政策,注重资源整合和工作统筹协调,跟踪掌握省派“第一书记”扶贫资金落实、项目推进情况,建立起省派“第一书记”、泗水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交流,分析研究有关行业扶贫项目的落实、推进情况,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化了资源配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