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9月7日讯 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繁琐,一般来讲,从项目招投标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最快也需要40多天。现在,在黄岛新区的所有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开发企业和施工、监管部门只需简单的备案流程,就能实现自主合作;施工许可证办理也从14项申报材料缩减为2项,三天即可办结。
青岛鼎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光晶告诉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记者,实行备案制度以后,在保证资质等级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开发商和监理方的选择更加便捷高效,有利于整个项目的推进。
压缩审批流程的同时,黄岛新区还把社会投资类项目的所有审批环节整合为一个,企业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领到施工许可证,一下子就节省了30多天。
“我们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对于政府不需要把关的东西,我们尽可能放给企业自己来做,由原来的政府做主改为企业自己做主,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黄岛新区城建局副局长薛旻传这样表示。
按照黄岛新区新一轮的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涉及工商、城建、国土、规划、招商、税务等十几个职能部门所有“社会投资类项目”前置审批全部取消。
前置审批的的取消,让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迅速降了下来。这些天,黄岛新区工商部门正在制定“先照后证”、营业照、组织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等制度,今后,市场主体只需向工商部门登记,就可从事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而像餐饮、药品、成品油等行业,企业只需按照规定向主管部门办理经营资格后即可开展经营。
黄岛新区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徐本宁进一步解释是表示:“我们不是放弃管理,这叫宽进,我们腾出更多时间可以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审批部门包括工商登记部门可以更多地加强监管。”
为了加强“宽进”之后的严管,黄岛新区通过建设企业信用监管平台,重大失信行为企业和负责人将被列入“黑名单”,在经营、投融资、供应土地、生产许可等方面给予限制,并对严重违法失信的实行禁入制度。黄岛新区法制办主任郭树升告诉记者,这次改革的主要创新点就是给政府部门松绑,也是给社会松绑,给企业松绑,政府管制更有方向,市场主体经营更加自由,活力释放更快、效益更好。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的五个月里,黄岛新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0%。
延伸阅读:人民日报:简政放权含金量不高 地方怕出乱子李克强:简政放权要啃“硬骨头” 山东省法制办简政放权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山东省质监局通报简政放权情况山东省质监局简政放权 停止实施3项质监管理制度简政放权防止截留改革红利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