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告诉记者,如今她的店里,老月饼的销量是20年前的百倍之多。据李雪梅回忆,20多年前,她推着三轮车在大街上卖月饼,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她盘下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店面,从此她的老月饼有了安身之处。如今,随着老月饼的销量越来越好,她的店面也扩大到了四五十平方米。
李雪梅告诉记者,她的月饼顾客全部是靠“口口相传”积累起来的。由于老月饼全部是手工制作,产量不高,经常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李雪梅从来不敢给自己的店打广告做宣传。“本身做的月饼就不够卖的,不敢再打广告了。”李雪梅说,前些年有不少大型超市找她谈合作,想把她的老月饼引进超市,但被李雪梅拒绝了。“我的店就在这里,做的老月饼还不够自己卖的,怎么还有精力给超市供货呢?”
“酥香斋”的店主孙金平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他家的老月饼也是销量逐渐递增,丝毫没有受到如今各式各样月饼的冲击。孙金平说,10年前他刚在幸福街开“酥香斋”这家店的时候,店里只有一台烤箱,如今,店里的烤箱到了五台。
“如今,我店里每天能做2000个月饼,天天都不够卖。”孙金平笑呵呵地说。
优势 靠工艺延长保质期,不含任何添加剂
由于产量少、利润低,本土生产厂家尽量压缩老月饼的生产,那么本土重油月饼的优势在哪呢?
潍坊海狮暖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说,从口味上讲,潍坊的重油老月饼有非常强的地域性,是潍坊人爱吃的一种传统糕点,尤其是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上几斤月饼,而重油月饼也成为中老年人的最爱,有着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近几年,市场上打起“复古牌”和“文化牌”,消费者追求回忆的心理需求以及对老味道的追寻,带动了老月饼的销售。
同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了重油月饼的传承和发展。
张健还表示,重油月饼发展历史悠久,靠传统的工艺制作来延长保质期,不含任何添加剂,环保天然的制作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尴尬 规模小位置偏远,想找到店面不容易
家住潍城区东风西街与永安路交叉口附近中和小区的刘女士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月饼爱好者。对于购买老月饼,刘女士每次都很犯愁。
“在超市里买不到正宗的,正宗的那几家店都又偏又远,店面也不大,有时候去晚了还买不到。”刘女士感叹,想吃上正宗的老月饼也不是件容易事儿。
记者发现,能做出潍坊正宗老月饼的老字号店,大多数规模小且分散,想买正宗重油月饼的市民,大多数要多方打听、绕一大圈路才能找到店面。
9月2日,记者通过多方打听,辗转找到了位于胜利西街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的“信昌糕点”.“虽然偏远,但青岛、东营等外地的顾客也专门打听着来我这里买月饼。”店主李雪梅自豪地说。
潍坊老字号“恒盛斋”位于奎文区文化南路田家村,店主刘盛海告诉记者,虽然偏僻,离市区较远,但仍有很多市民前来购买。
瓶颈 手工制作产量低,儿女不愿学老手艺
老月饼销售如此火爆,当记者问及是否想扩大店面增加销量时,李雪梅却摇了摇头。李雪梅指着正在制作重油月饼的工人告诉记者,制作手工重油月饼十分麻烦,从和面、调馅,到包制、上炉,全是纯手工制作,一天下来,工人们个个都累得肩膀痛、手痛。
“咱们纯手工制作的月饼,和人家机器做的产量上肯定没法比。”李雪梅说,由于老月饼手工制作费人工、产量低,她并没有扩大店面、继续开连锁店的想法,把现有的店铺安安稳稳经营好,就是李雪梅最大的愿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