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创业就业的源泉。为了解决招工和就业难题,区妇联每年都联合区就业办举行“女性专场招聘会”。今年,共有70家区内外招工企业和25家女性比较集中的企业前来参会,提供了涉及文秘、管理、财会、家政服务等符合女性就业特点的岗位3062个,接待求职者2360余名,856人与用工单位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其中女性455名。
素质是就业者的敲门砖,创业者的推进器。为了提升妇女创业能力,区妇联带领部分女企业家赴济南学习电子商务相关技能知识,积极推荐张娟、马玲等女企业家参加济宁市妇女创业大赛和山东省妇女创业大赛,为有志向的创业女性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资金紧缺是制约女性创业就业的瓶颈。为帮助广大妇女缓解创业资金压力,区妇联深入开展“信贷助推妇女创业活动”。今年以来为全区53名城乡妇女提供小额贴息贷款430万元,为6名妇女创办企业申请了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贴息贷款,其中三名获贷780万元。
家·成长
7月5日,新兖镇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卫国正在为大家破解婆媳关系难题。看到投影仪上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左右为难的样子,大家会心地笑了起来。生动的图文、详实的案例、风趣的讲解,让课堂不再沉闷,让婆婆和儿媳笑作一团。这是该区“新农村新生活”课堂的生动场景。
妇女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为了提升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区妇联与区文明办联合启动了“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为确保培训活动的有序开展,区妇联精心筹备,邀请了来自卫生、教育、司法、金融等部门的15名专家学者组成“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讲师团,他们中有医院资深医师,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有理财专家,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更有农技推广的行家里手。目前,讲师团已在全区10个镇街开展培训20余期,培训课题涉及家庭和谐、亲子教育、女性维权、妇女保健、婆媳关系等,受训妇女群众3000余人次。
家·圆梦
每到节假日,交运局的“爱心妈妈”伊亚红就会带着儿子去看望新驿镇刑堂的女儿小佳。6岁的小佳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从小母亲病故,父亲外出打工,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但随着爷爷和奶奶的相继离世,小佳成了没人照顾的孩子。在区妇联的牵线搭桥下,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小佳终于圆了自己拥有妈妈的梦想。
为了帮助孤困留守儿童“圆梦”,区妇联在全区深入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入户调研,及时掌握孤困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需求,并为他们建立文字档案和电子信息库。同时在全区广泛动员,招募“爱心妈妈”400余人。“爱心妈妈”与孤困留守儿童结对后,除了给予孩子一定的资金帮扶外,还通过打电话谈心交流、带孩子外出游玩、学习辅导、“爱心妈妈”孩子与被帮扶孩子交友等方式,对孩子在思想上给予启迪,在情感、心理上给予慰藉,在生活上给予关怀。今年以来,共有131名孤困留守儿童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爱心妈妈”的救助物资和现金78600元。
除了给孩子们找“妈妈”,区妇联还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同沐一片阳光·放飞七彩梦想”孤困留守儿童暑期公益夏令营。在夏令营里,50名孤困留守儿童,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起接受心理老师的辅导,一起聆听安全知识讲座和励志教育报告,一起观看3d电影,一起到博物馆、农高园、法院、纸博馆参观学习,丰富的学习和活动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更让他们有了一群无话不谈的好伙伴,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这个夏天不再孤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