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也成为中联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隽立峰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日子。隽立峰告诉记者,“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够和习总书记握手交谈。”
20几年前,隽立峰成立了临沂第一个配载站,服务于当地的批发商,把广州和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配送到临沂商城。在那个年代,五颜六色的塑料制品就是隽立峰运送的主要对象,这些日用品卖得很火,临沂也成为南方商品长江以北最大的中转站。
“当时我们的车队到达最远的几个地方是甘肃天水、山西太原和河北石家庄。”隽立峰说,而如今,他创立的中联物流公司业务范围不仅到达全国各地,还延伸到东南亚、中亚各国。
忆往昔看今朝,隽立峰清清楚楚地记得习总书记在考察时说,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要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可以说,发达的物流体系,使临沂商城从一个中转站升级为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临沂商城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拥有国内配载线路2000多条,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网点,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商贸市场发展格局,
“目前,城区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01个,经营总面积1055万平方米,商位6.9万个,从业人员23.3万人,日客流量30万人次。”临沂商城管委会宣传中心李善群举例说明,如果在临沂商城每个店铺停留1分钟,逛遍所有门店,不眠不休也需要48天。
据介绍,今年1-7月,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1521.55亿元,同比增长29.3%;临沂商城物流总额达到2189.48亿元,同比增长52.7%。;货运周转量170.1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3.7%。
创新升级:增创民营经济新优势
2011年,在临沂商城经营体育用品的商户宋连胜,通过商城国际化的帮助,借机打开了泰国、马来西亚的市场。现如今,他已经在罗马尼亚、匈牙利发展了代理商,以自己名字注册的“连胜”牌体育用品真正走上了国际市场。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传统批发市场在无地域限制的在线销售冲击下,辐射范围逐步缩小,增速趋缓,危机倒逼临沂商城组织模式和技术形式的彻底转变升级。
面对挑战,2013年8月,《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临沂指明了战略方向,明确临沂要推进商城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全国最大的现代专业市场集群和国际商品集散中心。
临沂商城管委会宣传中心主任李善群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临沂加快了商城国际化步伐,顺应线下线上一体化趋势,实施传统市场整合、改造、搬迁、清理、新建“五个一批”计划,推进电子商务“十百万”工程,着力培植10家电商平台、100家电商骨干企业和1万家特色网店。
同时,着眼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健全国际贸易服务体系,内陆口岸“临沂港”、国际会展中心、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建成运行,跨国采购大厦、总部经济大楼等项目正在建设,2016年商城将集聚民营外贸经营主体1500家。围绕二三产业一体化融合,采取“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产业集群”方式,培植了兰山和费县板材、平邑罐头、李庄家电等一批地产品加工基地。
“民营经济是临沂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今年7月10日召开的临沂市常委会议上,市委书记张少军强调,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为创业人才的成长、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在全市营造创业有功、创业光荣的良好风气;要不断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克服困难、健康发展;要切实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搞好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