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
主要是韩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可能民众这方面的参与度也不是很高。还有一点,韩国同行也跟我介绍过,在亚运会其实中国和韩国之间的竞争,作为主办国也只能居于第二的位置。
解说:
据韩联社报道称,仁川亚运会组委会向庆尚北道政府,提出了协助宣传亚运会和销售门票的请求。希望道厅各机关分摊一定额度的亚运会门票销售指标。
白岩松:
亚运会开幕了,但愿这样一个非常成功的开幕式,能够真正的拉齐整个韩国,包括亚洲对亚运会这种高度的但现在还仅仅说是抱有这样的期待。我们来看今天,关注在中国百度新闻热词搜索前二十名里头,居然没有一条与亚运有关的消息。当然这也怨李娜,李娜抢了人家开幕式的头条。我们再来看韩国所做的调查,在韩国所做的调查在开幕式之前,对仁川亚运会没有兴趣的居然有53%。没有前去观赛想法的人,居然拥有5%。这跟12年前釜山亚运会召开前夕所做的调查,分别大幅下跌20%。20%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接下来,我们要连线前方的记者,中央电视台的赵继哲。赵继哲你好。喂,赵继哲听得见吗?
本台记者 赵继哲:
岩松,你好。
白岩松:
因为开幕式刚刚结束,你在媒体中心,你最应该能够感受到,你身边的人以及韩国的媒体是如何评价这个开幕式的?
赵继哲:
好的。开幕式在半个小时之前是刚刚结束。对整个开幕式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民众他们对开幕式还是非常有热情的,非常高涨。但是从这个开幕式现场,回到媒体中心的这些媒体,其实对这个,当然他们还沉浸在开幕式的喜悦之中。但是,从整个开幕式的现场来看,韩国媒体和各个国家的媒体,对此其实已经有所预知。但是他们对于整个亚运赛事的这个情况,现在来看其实都表现得有些担心。为什么说有些担心呢,因为我们从昨天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到现在为止,330多万张门票,现在只卖出了不到20%。除了游泳、艺术体操这个热门项目以外,像这个田径和足球这种往年的大项,到现在为止才卖出了5%。那很多项目的上座率,就成为了很多韩国媒体担心的一些事情。
我们也从韩国媒体口中,可以得知一些报道。他们就说其实现在亚运会的组委会也是非常着急。甚至开始发起了请求支援,向各个地方的政府,19个广域市和道,都发起了支援,请求这些政府能把这些票卖给这些公务员。但是呢公务员对此并不买账,他们都集体的反对。总而言之,我们在仁川感受到的气氛来看,不管是跟老百姓交流,还是在这个媒体口中得知,整个韩国对这个亚运会的热情并没有那么高,想要吸引很多民众进入场馆观看比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白岩松:
非常感谢赵继哲在前方给我们带来的报道。其实刚才赵继哲所谈论的这一段话里面,还是相当有信息量。他在前面说,其中大家有一些兴奋,可是另外的确缺乏悬念。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整个这个开幕式里头一些关键的悬念,其实之前早已被解开。比如说今天我在中国的媒体的标题上就看到了,《大长今》李英爱,将点燃最后的火炬,成为最后一棒的火炬手。你看看,最后当你真正看到就是她的时候,这种悬念和那种刺激的感觉就会减少。但是这个开幕式我认为,从推广韩流和韩国文化的角度来说,还是相当成功的。但是接下来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到昨天这个门票销售还不到20%。那么这一次亚运会的开幕式,能不能去带动它的门票的销售呢。其实我们不能只关注仁川亚运会,我觉得对于韩国人来说这次挑战非常巨大,要特别的感谢他们。因为亚运会,的确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折的时机。
解说:
2010年11月27日,当仁川第三次代表韩国,接过亚运会的接力棒时,这个城市也许不会想到,四年后当亚运会真的来了,却是另一番滋味。这已经是韩国第三次举办亚运会了。1986年,韩国首次举办的汉城亚运会,曾被亚洲舆论公认为,是亚运会历史上举办最成功的一次。1986年的《体育博览》杂志这样写道,他们拿出了几十亿美元用来新建、改建、整修体育比赛场馆、亚运村、新闻中心以及广播中心和其它设施,可谓不惜工本,全力以赴。为保证记者的住宿,组委会征用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旅馆,并且规定房租一定压价,亏损部分由政府补贴。如果说汉城亚运会的成功,一半是来自巨大的成本投入。那么,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的时候,经济投入方面变得精打细算。东道主在组织之初,提出了要实惠不要面子,要周到不要浪费的指导思想。而这一次为釜山亚运会增色的,是韩国全民参与的热情。不仅有三万多人报名参加志愿者选拔,更有四万名市民参加了市民体育服务团。一个团负责一个国家。从接飞机,到比赛加油,全程陪同,44个国家的代表队,都获得了市民体育服务团的亲切接待。但釜山亚运会在门票销售上,已经显露出力不可支的疲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