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在过去的30年里,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网络、杂志、报纸等飞速发展。这些媒体是制造明星的机器,体育和媒体相加等于明星。
解说:
美国NBA联赛,作为最成功的造星机器,已被视为俱乐部市场化运作的最佳商业案例。写入了各大商学院的营销教材,从乔丹到科比,再到姚明,一个个篮球明星,让全世界球迷无法抗拒的坐在电视机前。
岩松看美国(10):
我们努力工作为球员提供一个舞台,我们提供高级的赛场,我们签订了不错的电视合同。所以我们只是提供舞台,宣传他们,为他们做广告,报道他们,但最后比赛决定一切。
解说:
比赛决定一切。NBA要通过赛制来平衡强弱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使得球场上永远充满了悬念,来吸引着观众。
岩松看美国(10):
你必须知道自己是谁,然后使自己的比赛达到或接近完美。只有这样,才能使联赛发展。但是,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开放的姿态。
解说:
那么,已经走过63年的亚运会,又该如何以开放的姿态,来提升自己的精彩程度和观赏性?
白岩松:
其实从吉祥物上做一个测试,都能够感觉到亚运会在人们心目当中地位的变化。一说起90年亚运会的盼盼,全中国人民全知道,《亚洲雄风》全会唱。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时候,是有五个羊,但是具体有点记不清了。接下来你看看这三个,这是海豹的兄妹,而且都各有名字,风、舞、光,就是这次仁川亚运会的吉祥物,如果我要不详细的解说的话,估计100个人当中99个人都是第一次知道,第一次见它。因此这种变化的背后,值得我们去关注。接下来要连线一位嘉宾。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教授。林教授您好。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林显鹏教授:
您好,岩松。
白岩松:
您怎么看待,不管是在韩国本身,包括在中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对这种大型体育赛事的热度明显在下降?
林显鹏教授:
我想我可能重点围绕中国的情况和韩国的情况,来谈我个人的看法。实际目前来看,我感觉在我们亚洲举办的像亚运会和东亚运动会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70%以上的项目都是奥运项目。但是跟奥运会相比,显然我们亚洲的这种竞技水平比较差。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站在中国的角度,我觉得原来很长一段时间,亚运会比较火,亚运会很火。火的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刚刚改革开放,这个国民应该说通过体育来提振民族士气,提升国力这种愿望是非常强烈的。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百姓感到自豪的点很多。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从国家来看,我们现在在文化产业方面很发达,我们很多水平很高的文化产品的这种关注点,所以综合起来这三个原因,我不知道回答得合不合适。
白岩松:
林教授,还有一个问题,今后大型的赛事还要继续去发展。但是应该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呢,也有成功的例子,像足球世界杯一招鲜吃遍天。因为平常你看不到,把这几大州的高手聚集在一起。
林显鹏教授:
针对大型的赛事,我个人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一定要努力的改变,为比赛而搞比赛的这样一种理念。最重要来讲,就是应该按照国际的一种趋势,一种比较先进的理念。一定要把大型赛事,跟城市的产业结构的优化,环境的改造,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尤其要通过体育来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质,我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大型赛事在中国,未来我们应该还要办,但是应该有选择的去办。那么适当控制规模,那么还是在我们中国,目前这个工业化加快发展,新兴工业化加快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一定的规模的大型赛事。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林教授带给我们的解读。其实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如果提起亚运会的话,首先应该感谢亚运会。那是我们一个体育重要的起点,而且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极大的振奋了国民精神。说起来非常巧,今年正好是中国参加亚运会的40年整。1974年我们参加的是德黑兰的亚运会,一步一个台阶。到了1982年的时候,中国金牌数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之后就一直保持着亚洲领先这样一个地位。而且非常巧合的是,就在获得金牌第一的那一天,在北京《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的再度确立为一个国歌。因此,永远不要忘记体育曾经在我们兜里缺东西,胃里缺东西的时候,让我们的心里有了东西,扮演了极大的精神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