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全市的大街小巷,彬彬有礼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文明新风已吹遍济宁的每个角落,“中国式过马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不见了,给老弱病残孕让座、遵纪守法、扶老助幼等蔚然成风。
为了荣誉细致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块牌子,更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竞争力。8月31日,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修订版)》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14年版)》。新的《测评体系》新增了十项重点工作,对原有指标进行了压缩,相关标准更加细致。
为此,我市制定下发了《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内容及标准(2014)》,新增了公共建筑、公交换乘点、药店、出入境办证大厅、信访大厅和新闻媒体6大类实地测评点,对各类测评点提出了更加细致明确的要求。随后,召开了公安、卫生、商务、住建、城管执法五部门参加的创城工作协调会,决定从10月初开始,在城区开展交通秩序、占道经营、五小行业、农贸市场、环境卫生五大专项整治行动。9月19日,召开全市窗口行业创城工作推进会,实地观摩了济宁汽车总站创建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志愿服务岗设置、窗口单位实地创建和创城宣传工作。9月22日,统一印制了“中国梦”宣传等五类公益广告共1万份,免费发放到各区和窗口单位。从9月份开始,逐步在城区20个社区开展“文明城市是我家,社区文明我先行”活动,推动文明礼仪、志愿服务、传统文化进社区……眼下,一个个标准不断强化,一项项任务接连完成。
创建文明城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地方的荣誉,更是一个整洁、美丽的宜居环境。济宁人正以高昂的热情创造讲文明、重礼仪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