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乐几家愁
“油价暴跌可能是美国和沙特故伎重演。”《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以“加油战”为题撰文称,早在1985年,沙特就曾将每天原油出口量从200万桶增加到1000万桶,让国际油价从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导致苏联每年损失200亿美元,计划经济无以为继,最终崩盘。文章称,现在俄罗斯和伊朗政府的年度收入,各有五成和六成来自卖油。弗里德曼认为,目前世界上许多石油生产国例如利比亚、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叙利亚都处于动荡之中,而伊朗又饱受制裁,这样的新闻要是搁在10年前肯定会带来油价飞涨,但今天情况却恰恰相反。不论是偶然因素还是有意而为之,美国和沙特可能正在使出对付苏联的招式:通过降低油价使俄罗斯和伊朗推向经济崩溃的边缘。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在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即使在两伊战争的背景下,依然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最终在1991年分裂解体。而自2000年后,石油价格从不足50美元猛增到100美元以上,甚至一度高达1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叶利钦时代陷入绝境的俄罗斯重获生机,普京成为俄罗斯英雄跃然国际政治舞台。
国际油价下跌是从今年6月以后开始的,多数国际媒体认为,全球经济前景预期降低以及美国页岩油气的开发提速等,都是油价下跌的背景。而部分欧佩克成员表现出不愿减产的姿态则是油价加速下跌的直接原因。《华尔街日报》称,11月27日欧佩克举行会议,欧佩克成员之间将面临激烈的争吵。产量占欧佩克近1/3的沙特动向举足轻重,但沙特领导人不断释放出“低油价可以接受”的信息,声称沙特可以“在两三年内忍受每桶80美元油价”。
路透社称,沙特对石油市场释放出自己的信号,其中的一个信号是,油价下跌对4年前开始迅速发展的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构成第一个重大挑战。
“到了保护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时候吗?”美国《福布斯》杂志称,由于技术进步以及相对稳定的高油价,页岩油气产业在过去几年得到了重大发展。但油价的剧烈动荡对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构成了一个实在的重大危险,投资者可能会放弃对该产业的投资,转而投资收益更稳定的领域。这不仅会伤害新兴的页岩油气经济,使成千上万人失业,使美国的GDP损失数十亿美元,还会对美国刚刚找到的能源安全造成重大打击。
美国花旗银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莫尔斯则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油价下跌过多,确实会延缓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进程。但另一方面,油价大跌等价于一次超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它将有助于刺激磕磕绊绊的经济增长,西方经济会因此受益。每天,油价下跌会带来18亿美元的额外之财,每年就会产生大约6600亿美元的资金。在美国,去年每户人家用于汽油的费用约为2900美元,油价下跌带来的收益相当于每户约600美元的大减税。
中国在石油市场地位突显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有人认为石油的价格完全由市场的供需决定,这样的看法十分幼稚。石油价格与世界政治有很大联系。韩晓平认为,关于世界石油暴跌的阴谋论说法,这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美国曾经用石油武器打压过苏联。这次油价动荡的另一主角沙特所持的态度,首先是因为乌克兰事件后,俄罗斯不断向中国增加石油出口量,让沙特备感压力。当然,美国页岩油气的发展对沙特打击也很大。不过由于打压俄罗斯符合美国利益,沙特此举可以一箭双雕,既不疏远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又能从中收获好处。
德国《时代周报》19日称,油价大跌,对西方来说,总体是好事情。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特别是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繁荣,油气等能源价格成为超级大国的又一政治手段。而输家则是美国的敌人。不过,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提醒称,现在中国成为各石油出口国争夺的最大市场。亚洲巨人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可能会填补美国石油进口的缺口。中国成为平衡世界石油价格的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