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10月25日讯(记者 张帅 通讯员 袁致甲)章丘大葱、明水香米、辛寨鲍芹、黄家烤肉……10月25日全国农交会开幕当天,章丘市举办的名优农产品展示吸引了游客眼球。名优农产品的强势崛起,展现出章丘做强品牌激活现代农业的铿锵步履。
9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数量和质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7个产品跻身“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居济南市榜首;“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00多个,章丘大葱的品牌价值达到29.03亿元;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中国果菜生态优质农业十强县市、品牌农业示范县市等荣誉称号……
坚持品牌立农、兴农、强农、惠农,让“清照故里”章丘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越来越宽广。
标准引领,培育质量优势
宋光宝曾多次获选章丘大葱种植状元,在他家,绿色食品明白纸、生产资料供应卡、生产措施记录表等各种资料在案头摆放得整整齐齐。他告诉记者,农业技术人员每月都要到大葱种植区检查一次,核实用药、施肥情况,对不合格者坚决淘汰,确保“绿色”无“水分”。
品牌农业质量是生命线。章丘市先后编制了《无公害食品 章丘大葱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等山东省、济南市农业地方技术规范13项,基本覆盖了该市的主要优势农产品。为保持章丘地域农产品固有的品质风味,该市成立了由首席专家、执行专家、专家助理、乡土专家组成的10个农产品专家组,具体承担各自产业领域的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开发、品种改良等研究,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市、镇、村、户四级农技推广队伍,构建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为有效防治病虫害,章丘市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在全市设立了12处农作物病虫害基层测报点,建立远程监控系统5套,实时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检测,确保了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预测、预报,并指导群众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防治。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实现监测数据从检测仪器直接到达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的实时传递,实现市镇村三级检测网络“上下贯通、运行高效、参数齐全、支撑有力”的监管目标。探索建立完善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生产销售过程进行监督、对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对标志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实现了质量安全全程追溯。
同时,政府积极为质量安全保驾护航。2012年,章丘在全国各县(市、区)第一个向社会公开征集、推出了“章丘放心农产品”标志;去年,章丘市又向社会征集、发布了章丘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脉泉”名称、标志与形象设计”,配套制定发布了《章丘市“百脉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并与20家使用单位签订了使用协议。
理念引领,培育产业优势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和措施发展农业,章丘市努力建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为调动各镇街、村积极性,章丘市推进“四个一批”:争取一批农业建设项目;引进一批适合在当地发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服务业项目;新上一批项目;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园区。同时,切实搞好产业规划,对低效、闲置用地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及时进行清理,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章丘家庭农场达到196家,种粮大户9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85家。
发展品牌农业,章丘有着自己的科学规划。着眼全市层面,章丘努力建设“三区”,即中部平原30万亩特色精品农业区,南部生态休闲农业区,北部规模高效农业区;着重发展“四带”,即绣江路特色农业观光带、经十东路及济青路农业精品旅游观光带、潘王路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山区休闲观光农业带。在点上,则重点打造章丘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该示范园以“博览农耕文史华章、集萃生态绿韵彩丘、汇聚百脉风情水乡、打造齐鲁创意田园”为主题,规划了农业高科技试验示范区、农产展销物流区、特色农产栽培展示区、中心水景区、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区、果菜高效生产区等十个功能区,重在发挥科技试验示范、农产品生产展销、市民休闲体验、农民培训教育、高产高效经营等综合功能,成为章丘的特色农业展示园、高效农业示范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