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农活刚刚结束,高河街道周油坊村的周雷便计划着最近几天奔赴青岛打工。周雷原来在青岛一家物流公司上班,三秋大忙时机,周雷请假回家帮忙秋收、秋种,眼下一个月过去了,家里的农活忙的差不多了,周雷计划着最近几天回青岛继续他的打工生涯。“在青岛打工虽然辛苦点,但每月能领三千元左右的工资,吃点苦也值得。”正在收拾衣物准备外出的周雷对笔者说。
秋忙农活结束以后,该街道的很多农民打起了非农增收的“小算盘”,他们忙完家里的农活,纷纷奔赴外地打工,电子厂上班、家政公司做保洁员、物流公司做送货员、出海捕捞做船员都是他们外出打工的择业目标。街道就业办因势利导,通过各种平台和信息渠道,向群众推介适合的就业岗位,“目前我们已掌握了10余个外地企业招工信息,前来咨询报名的群众达230余人,目前全街道在外打工的农民达600余人。”就业办的李主任介绍说。
除了外出打工挣钱以外,就近打工也是该街道农民农闲时节忙挣钱的又一特点。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很多新兴行业的崛起,很多农民因为顾及家庭不愿外出打工,他们利用当地就业工种多的优势选择了就近打工。韩庄村村民韩庆响家有4亩耕地,忙完家里的农活,他凭借会砌墙盖屋的手艺,在一个建筑工地找了一份垒墙体的活,每天能挣100多元。“工地离家不远,家里、工地都能照应,在家门口打工心里踏实。”韩庆响边忙活手中的活边对笔者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街道就近打工的农民达800余人,涉及绿化、市政、销售、建筑、仓储等多个行业。
农忙时节忙忙活、农闲时节忙打工“两不误”的增收方式已成为当地农民鼓起“钱袋子”的真实写照,仅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87元中非农收入就达到2554元。农民忙挣钱的“小算盘”奏响了增收致富的“交响曲”。(周文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