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农民,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日前,记者来到素有“大蒜之乡”美誉的金乡县。在胡集镇后史屯村,正在自家门口劳作的村民史运启指着脚下的水泥路,对记者连说“路修得好”。
近年来,金乡县交通运输局把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初步构建起外延内伸、干支相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产销两难变供需两旺
后史屯村总耕地面积达860亩。村里的路没有升级改造时,和通公路的村庄相比,每斤农作物的价格平均低0.1到0.2元。路修通后,客商直接把车开到田间地头,以前的产销两难变成了供需两旺。
近年来,金乡县政府投资2.3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网,新建改建村级公路项目388个总里程583公里。金乡县还着力推进农村小街巷硬化工程,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县491个建制村1068公里的村庄道路硬化建设。
“今年俺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说起公路修通带来的实惠,从事奶牛养殖工作的史一良说:“现在送牛奶到城区超市,只需20分钟,以前这是不可能的。”
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近年来,采摘游成为金乡县市民乡村游的一种潮流。金乡县周庄村今年种植了7000亩葡萄,产量达1.2万吨,村民年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50%。
“要是路不通,哪会有这样的变化!”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忠孝介绍,近两年,随着县里农村公路网化工程不断推进,葡萄园周边的交通条件越来越来越便捷。除了周边的市民,来自安徽、江苏的客商也纷至沓来。
依托农村公路网络,金乡县其他镇街也纷纷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以胡集镇和卜集镇为中心的万亩无公害白皮梨瓜种植基地、高河街道万亩无公害茄子基地、鸡黍镇万亩菠菜基地和山药基地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出现在齐鲁大地,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土地还是那块土地,便捷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为镇域经济发展打通了关键脉络,为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希望,为金乡县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