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事业实现了健康和谐、均衡优质发展。工作中,该市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相继推出12年免费教育、健康饮水工程、学生营养补助工程,构建了无缝隙、全覆盖的教育资助救助体系。
2009年—2012年,邹城市投入3.96亿元,新建维修校舍29.7万平方米,完成“热水、热饭、取暖、改厕”工程项目101处,改造教学点19处。2013-2015年拟投入2.24亿元,完成19万平方米校舍标准化建设任务。今年以来,市镇财政先后投入1.09亿元,专项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同时,大力优化资源配置,引导18处市直学校与34处镇中心小学、农村中学,组建18个城乡学校联盟。撤并7所街道小学,9所薄弱学校,成立4个教育集团,实行优质资源共享,达到借鉴提高、共同发展目的。并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涌现出国家、省、济宁市级专家型名师560余人。
为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邹城市不断完善教学监测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素质教育竞赛成果丰硕,2010年以来,在各级中小学机器人、电脑作品制作、新概念作文等大赛中,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17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