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1月1日讯(山东台 左宪南)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举行抗议日本资本家惨杀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的游行示威,英国捕头爱伏生竟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当场打死13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家乡的红色记忆”,今天一起来认识在惨案中牺牲的山东藉学生,日照涛雒人尹景伊。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尹景伊侄孙尹夙告诉记者,“明年就是五卅90周年,这次咱们到同济大学来到校史馆把尹景伊烈士的材料更好地完善一下,丰富一下。”
同济大学档案馆馆长朱大章说,这里是我们同济大学的学生运动纪念园;在这个纪念园建于1987年,是把我们同济大学历史上参与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当中牺牲的烈士的雕像以及名录都放在这个园子里面。其中尹景伊烈士是我们同济历史上的第一个烈士。
尹景伊侄孙尹夙介绍,“他在少年的时候,受教育明事理,志存高远;他在入同济以前已经在家乡接触了一些民主思想,从他的个人性格来讲,他追求上进,性格非常刚烈,像一团火一样,对追求知识,追求进步,追求真理非常向往的。所以他在17岁的时候,逃离这个包办婚姻,然后就跑到上海去找他的哥哥,考上同济大学,为国家富强而读书。”
朱大章介绍,“尹景伊烈士是1921年考入我们在吴淞的同济技工专门学校,在同济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不错。后来他受到恽代英、邓中夏的领导,慢慢受到了国际共产主义的理论,他自己学习和同学一起学,经常深入到工人里面去宣传。”
日照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尹德满介绍,“把成绩单寄给他哥哥的时候还附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告诉他的哥哥:哥哥你看到成绩单的时候,我的成绩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近期我多次参加进步活动的结果,我看到我们的国家日益衰败,我感到很是忧伤,勤奋读书为了救国,如果国家亡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呢,我就想我不如一边读书一边参加革命活动,或许这样我能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青春无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1925年5月30日清晨,同济大学学生会负责人、游行大队副队长尹景伊和他的战友们,义无反顾,向南京路、向上海租界进发。
尹景伊侄孙尹夙回忆,“头一天他已经知道这个事情有一定危险,也做了一些思想准备,当时他就把仅有的几件比较重要的东西就交到组织上来保管,一个有他学习用的钢笔、手表、还有订婚戒指,当年就一起交给组织保管。”
五卅运动爆发在上海南京路的人民广场。当时,作为队伍的领队,尹景伊和同学陈宝聪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高喊“打倒帝国主义”“释放被捕的中国人”口号。这时英帝国主义无情的向手无寸铁的中国学生开枪,陈宝聪不幸中弹,就在尹景伊为陈宝聪包扎的时候,尹景伊连中两枪倒在血泊中,但口中仍在喊“宣传、斗争,打倒帝国主义。
尹景伊侄孙尹夙:“后来在日照涛雒老家专门建立景伊小学,让孩子接受教育。”1925年5月,中共中央先后往青岛派了两位同志,一位是在领导同盟大罢工中被捕杀害的李慰农。另一位,还没到任,就在五卅惨案中壮烈牺牲。他就是尹景伊,年仅20岁。(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 原标题:家乡的红色记忆:血洒南京路的尹景伊)
延伸阅读:朱村文化大院里的红色记忆 :把钢八连的精神传下去家乡的红色记忆:波澜壮阔的青岛日商纱厂同盟大罢工家乡的红色记忆:最早点燃农村革命火种的寿广支部追寻烟台红色记忆 孙毓宽冒枪林弹雨为前线输送物资 家乡的红色记忆家乡的红色记忆:齐鲁大地上的红色曙光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