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畜牧兽医局加强技术支持,抓好免疫环节,重视消毒灭源和流行病学调查,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切实做好秋冬季节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保障畜牧生产安全有序。目前,泗水县共防疫畜禽:牛羊口蹄疫52万毫升,猪口蹄疫65万毫升,猪瘟37万头份,猪蓝耳37万毫升,禽流感466万毫升,小反刍兽疫22.5万头份,对达到免疫保护期和新增补栏的畜禽及时进行了补免,圆满完成了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任务。
提早准备。今年对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四种强制免疫疫病的总体要求是,群体免疫密度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在80%以上。为此泗水县畜牧兽医局及时研究制定了《2014年泗水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实施方案》和《2014年泗水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对今年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抽调业务骨干成立秋防督导组,为泗水县秋防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组织保障。
加强培训。以防疫所技术人员为骨干,组成畜牧兽医人才基础服务团,分成三组分赴13个乡镇(街道)对泗水县所有防疫员、养殖大户和兽药、饲料经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对免疫注射技术、疫苗保存使用、免疫档案建立、耳标佩戴、免疫副反应处理等知识进行了培训,共培训人员600多名,散发免疫程序30000余份。
抓好免疫防疫环节。各乡镇(街道)提供专项防疫经费,用于购买防疫物质和发放防疫员补助。克服“三秋”生产忙的困难,集中对泗水县规模养殖场(户)和散养户畜禽进行了强制免疫,同时在每个乡镇(街道)建立了3处防疫示范点,共防疫畜禽5600头(只)。免疫防疫环节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达到了“一畜、一针、一标、一证”要求,使免疫密度、耳标佩戴率均能达到100%。并及时更新调整畜禽饲养档案和免疫档案,认真填写《免疫注射回执单》和《免疫登记表》。为评估免疫效果,在10月下旬对13个乡镇(街道)进行考核,其中每个乡镇(街道)采集猪血样10份、牛或羊血样10份、禽血样20份,进行抗体效价检测,经检测,各项抗体检测合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灭源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养殖户和加工业户对消毒灭源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了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今年下半年开展了2次流行病学的调查,共涉及326个村庄及1405个规模养殖户,摸清了泗水县畜牧生产和流行病学的底子。与此同时,泗水县畜牧兽医局发放消毒药2.5吨;各有关单位均积极制定了消毒计划、消毒制度和消毒程序;泗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巡查力度。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阻断了病源传播途径,净化了加工和经营环境。
做好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疫情报告和落实举报疫情核查制度,公布疫情举报电话。成立应急队,并由该局副高级兽医师对其进行培训。秋防期间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了秋防工作中突发事件报告零延迟。并于10月底在圣水峪镇进行了禽流感防控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同时,还对应急物资进行了清点,及时补充缺少的物资,提高了应对秋防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