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失去俄罗斯是糟糕的事情
中国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与其说俄罗斯进入向东转的全面实施阶段,还不如说这是俄罗斯对亚太战略开始了实质性的动作。从2011年开始,俄罗斯已经有向东转的迹象,远东开发战略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普京曾明确表示“借中国之风扬俄罗斯之帆”,不过,前两年,俄罗斯的向东转战略似乎说的比做的多。但在今年的乌克兰事件之后,受到西方打压的俄罗斯坚定了东转的意向。当与西方关系恶化后,俄罗斯充分展现了它双头鹰的特点。
目前,西方与俄罗斯都还在给对抗加码。俄“观察”网20日发表题为“俄罗斯向北约边境派出军舰”的文章称,俄罗斯北方舰队军舰编队开始驶向大西洋东北部,将保障海上经济活动安全。大西洋东北部包括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波罗的海、东格陵兰、冰岛、亚速尔群岛等,这一地区有许多北约国家。
俄罗斯《报纸报》20日发表题为“俄罗斯有地缘政治机动空间”的文章称,俄上院议长马特维延科认为:“俄罗斯有足够的地缘政治机动空间以帮助俄保护自己的利益。西方政治扩张、北约向俄边境东扩、对俄实施制裁都是无效的。俄罗斯空间到太平洋,因此,我们有足够的地缘政治机动空间。”
据“美国之音”20日报道,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担任常务副国务卿的布林肯说,白宫应考虑为乌克兰提供用于防御的杀伤性军事装备。布林肯星期三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说,为乌克兰军队提供军事装备将迫使俄罗斯重新考虑其在乌克兰东部亲俄叛乱活动中的作用。美国国会两院表示赞成为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但奥巴马政府迄今未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装备。
“在俄罗斯加强在乌克兰东部的军事存在、俄罗斯飞机不断入侵波罗的海上空、俄罗斯反西方的言论甚嚣上之际,目前似乎没有办法阻挡与俄罗斯关系的继续恶化。”法国《费加罗报》评论称,受西方制裁打击的俄罗斯已经开始转向亚洲,而欧洲还在坚守自己的原则,却没意识到最好的做法应当是尽早接受现实,建立新的安全体系应对与俄关系恶化。
德国《商报》20日报道说,俄罗斯的噩梦正在变成现实,失去西方市场,对俄罗斯经济将是慢性自杀。但对欧洲来说,失去俄罗斯也是糟糕的事情。
“没有俄罗斯,欧洲就没有长期的安全”,德新社20日报道称,在严厉的批评克里姆林宫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向莫斯科伸出“橄榄枝”。周四在波兰举行的德波和解25周年纪念活动上,默克尔表示,与俄罗斯的对话是必要的,而欧盟的制裁“不是目的”。欧洲中长期的安全,只有和俄罗斯共同实现。
向东转能持续多久?
无论是俄罗斯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对于俄罗斯向东转能否持续充满争议。德国《南德意志报》认为,即使没有地缘政治野心,俄罗斯同样有理由转向亚洲。莫斯科需要让自己的客户系统更加多元化。因为长期来看,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会下降……目前的数字显示了俄罗斯对欧盟的依赖:欧洲每年消费140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这是俄罗斯最早2019年开始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的4倍。
“俄罗斯正从华盛顿和欧洲的新冷战漩涡向中国的平静港湾漂去”,俄新社的评论称,俄罗斯由于众多共同利益和目标正在转身投向亚洲的怀抱。地缘政治离心机正蓄势待发,世界正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主要玩家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将带其走向何方。
英国《金融时报》20日的评论则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俄罗斯最新一轮向东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事实上,自16世纪俄罗斯人首次跨过乌拉尔山脉开始,他们便曾经转向亚洲。统治者们交替推进这一政策,包括沙皇和社会主义政府部长等。因此,俄罗斯21世纪向亚洲转向代表了俄罗斯长久以来转向东方的最新阶段。但如同以往一样,其所需要的时间都要以十年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的重心仍将会在西方,包括天然气贸易、大部分工业和大多数人口。俄罗斯将无法逃脱与欧洲的接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