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朝圣”现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编者按:
10月26日至11月26日一个月的时间里,曲阜很忙,百姓们也没闲住,他们第一次参加了祭孔大典。自1986年以来,曲阜每年的9月28日都会对先师孔子进行祭祀,但普通百姓对这一神圣祭典的知识知之甚少、参与度很低。为填补这一空白,该市决定举行百姓朝圣祭孔活动,这只是曲阜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众多亮点之一。曲阜这一年,从传承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以小见大。从细、小、实处入手,用文化传承和传播滋养核心价值观,让更多的人成为道德楷模。
朝圣祭孔首次邀普通百姓参加
“10月26日至11月26日,曲阜启动首届‘百姓儒学节’,以实施‘勤善公和’四大工程为重点,举办百姓朝圣祭孔、论语进万家邻里一家亲、圣贤之光《论语》咏诵会等十项主题活动,营造全民学儒学、全民用儒学的浓厚氛围。”曲阜市“百姓儒学节”活动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一个月内,每个周一至周五,将有近10万曲阜居民有组织地参加祭孔大典,祭孔大典结束后可以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孔林。同以往的祭孔大典不同,这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祭拜活动。“祭孔习俗形成以来,无论是公祭还是家祭,参与祭祀人员都经过严格挑选,普通曲阜人是无法参与的,”曲阜市文博副研究员彭庆涛说,“祭孔是普遍的,大家伙儿都知道祭祀孔子仪式的存在,但在历朝历代发展中,祭孔又是神秘的,很多人、很多地方都没有真正见过祭祀孔子的释奠礼的全程。即使在9月28日的祭孔大典中,也是采取政府公祭的形式,只邀请孔子后裔、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及部分专家学者参与祭拜。
作为曲阜“百姓儒学节”的开篇工程,提供机会、让曲阜普通百姓零距离参与祭孔活动,身临其境感受孔子思想的熏陶,“目的就在于让曲阜人找到孔子故里人的归属感,增强传承儒家文化的历史责任感,”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对这次活动将要产生的影响充满期望。
在百姓儒学节活动期间,曲阜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寿丘少昊陵、尼山孔庙、孟母林景区对中外游客均实行半价优惠,让更多的游客有机会走近孔子,近距离感悟儒家文化。
村村讲儒学,户户学儒学
如今在曲阜的乡村、社区里,一村一名儒学讲师、一村一座儒学书屋、一村一台儒学新剧、一家一箴儒学家训已渐成为常态,今年,9月26日,曲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施意见》,由此拉开全市创建儒学课堂、村村讲儒学的序幕。这项由曲阜市主导、发起、最终实现落地的儒学教育活动,力争在曲阜形成“村村讲儒学 户户颂和风”的新景象。
早在2012年8月,曲阜已依托675所彬彬有礼学校,对64万曲阜市民进行了儒学教育,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完成了一次教育普及。“之所以推出‘百姓儒学工程’,就是将它作为‘彬彬有礼道德学校’的延伸,”曲阜“百姓儒学”工程负责人表示,“就是要让儒学经典教育不仅覆盖城市居民,而且还要向405个村庄延伸,让近50万农民也能接受儒家经典培训,实现更加广泛的儒学知识普及。”
为将全市405个村的儒学全部配备到位,自从9月份,该市发出招募“百姓儒学”志愿者讲师的公告后,已有80余人报名,加上此前彬彬有礼学校的上百位儒学讲师,讲师储备力量愈发充足。其中,不仅有儒学专家,也有普通教师。于是,一批以精通儒学经典的专家、教师、乡贤组成的讲师团成为曲阜百姓儒学普及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