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2月10日讯(孙锡刚 左宪南 袁敬宇)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成立于1930年的青岛海鸥剧社,是山东第一个革命剧团,他们用文艺活动唤醒民众,抗日救国,被上海左联刊物《文艺新闻》赞誉为“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今天“家乡的红色记忆”,向您介绍海鸥剧团与暴风雨搏击的故事。
正在演出的是中国海洋大学海鸥剧社,演出的话剧《守望》,以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李文波南海守礁二十年为原型,感人的故事、精湛的表演,让观众们连连叫好。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 金健夫:“海鸥剧社是我入校以来最喜欢的学生社团之一,一方面它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感。另一方面它通过话剧表演这种形式,寓教于乐,展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风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立青岛大学地下党组织179人的学生请愿团,赴南京请愿,要求抗日。请愿失败后,地下党通过外围组织“海鸥剧社”,宣传抗日,唤起民众。剧社由地下党员王林(王弢)、黄敬(俞启威)负责,成员有王东升、崔嵬、张福华、李云鹤(江青)等。1932年5月28日,在国立青大礼堂首次公演革命话剧《月亮升起》和《工厂夜景》,引起强烈反响。
青岛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草晖:“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矛盾加深,(话剧)唤醒青年学子起来抗日起到积极作用。上海左联对海鸥剧社的这次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1932年)6月30日,左联机关刊物《文艺新闻》用《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为题目进行报道。”
由集体创作、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将田汉的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改编为街头剧,取名《饥饿线上》,用当地方言,为农民演出。后来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的崔嵬带着这出戏,演遍大江南北,宣传抗日。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鸥剧社”相继演出宣传抗日救国话剧《一致》、《乱钟》、《婴儿的杀害》等。国民党当局惧怕人民的觉醒,视“海鸥剧社”为眼中钉, 1933年夏天,青岛市委遭破坏,黄敬被捕,“海鸥剧社”被迫停止活动。然而,以自由为使命的“海鸥”不会停下搏击的翅膀。1998年,“海鸥剧社”在中国海洋大学复建,浴火重生。莘莘学子积极创新,推出了《海之魂》、《山海情》等上百部新剧目。
中国海洋大学团委负责人林旭东:“在以后的发展当中会传承好已有的历史,同时也会把新时代的特征,把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好,拍摄出更好的话剧来,也让海鸥剧社这一老社团、老品牌在新时期下焕发出新活力。”(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原标题:家乡的红色记忆: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
延伸阅读:家乡的红色记忆:济南四五烈士碧血悲歌写英名家乡的红色记忆:信仰的力量家乡的红色记忆伍豪之剑:青岛铁血锄奸聊城坡里村红色记忆:起义军智取教堂 开仓放粮赈济乡亲家乡的红色记忆:革命先烈王尽美 尽美尽善为人民家乡的红色记忆家乡的红色记忆:血洒南京路的尹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