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邹城举行冬至祭孟大典 拟实现祭孟仪式常态化

时间:2014-12-23 12:49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祭孟大典现场。

 


祭孟乐舞表演。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22日,孟子故里邹城举行冬至祭孟大典,社会各界人士及孟氏宗亲近200人在孟庙祭孟。本次祭孟活动以民间祭孟的形式进行,并力图将孟庙的祭孟活动常态化,以此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当天上午10时,随着一声“启扉”,孟庙棂星门缓缓开启,在肃穆的古典祭祀乐中,参加祭孟仪式的近200人佩戴绶带,表情肃穆,沿着神道缓步进入孟庙,由此拉开冬至祭孟活动序幕。


  孟庙内,绘有“儒”字和凤鸟图案的旌旗迎风而舞。在亚圣殿前,社会各界人士和孟氏宗亲代表庄严肃立,在肃穆的乐声中,祭孟大典仪式正式开始。


  “丧三年,常悲咽。”青烟袅袅中,孟子第75代嫡次孙孟祥居朗诵祝文。


  “惟公知徳知言,攘剔异端。浩然之气,氤氲霄汉。首倡仁政,岩岩泰山……邹鲁再兴,当如公言。祇奉旧章,式陈明荐。伏惟尚飨!” 作为祝文撰写者、邹城民间文化学者董伟说,祝文主要颂扬了亚圣孟子之功德,追思孟子,并深切表达后人的崇敬怀念之情。


  此次祭孟活动既不同于家祭,又别于公祭,是一次民间的“共祭”。祭孟的参礼者既有孟氏宗亲、孟子学生徐辟的后裔,也有民间学者、普通群众及游客。


  据《孟氏宗谱》记载,公元前289年孟子寿终,享年84岁。孟子逝世的这一天正是冬至日,在孟子故里邹城,也就形成了延续至今、独具特色的“冬至废礼”习俗。冬至祭孟虽由来已久,但自1948年孟子嫡系后裔孟繁骥离邹迁居台湾,随后便自行终止。


  多年来,尽管海内外均有不同形式的祭祀孟子活动,但在冬至祭祀孟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以这次民间祭祀为起点,邹城市将在孟庙、孟府、孟林、孟母三迁祠等处,全面恢复冬至祭祀孟子,并逐步恢复春、秋丁日祭祀礼仪,实现祭孟仪式的常态化。

 

     再现原味宋代祭孟仪式

 

     在本次祭孟活动中,祭孟仪式沿用宋代祭祀仪式,力求原味复制、完整再现古代庙堂下、古韵中的祭孟仪式。


  “这只参加祭孟大典的队伍,有100多人,其中有邹城民间艺人,也有从事文化工作的职工,还有邹城当地人组建而成。”作为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主任,在米怀志看来,邹城已组建起了自己的乐舞队,在日常活动中,可以简化仪式,时常推出祭孟大典仪式,让前来的游客及当地市民观赏祭孟典礼,实现祭孟活动常态化。


  “音乐是现场演奏,舞蹈是明清时期的舞谱的标准动作,不仅是全国第一次恢复祭孟礼制和乐舞,在国内外的儒家文化祭祀活动中也是很少见的。”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杨义堂称,这支祭孟的队伍,不仅能在孟庙里参与祭祀活动,还能够走出去,参与儒家礼仪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弘扬传统文化。


  此外,还恢复了祭孟讲经活动。围绕孟子生平、思想等,在孟府习儒堂,杨义堂作了《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祭祀孟子?》的主题讲座,为参与祭孟大典的各界人士奉献了一堂儒家文化课。

 

     汲取思想精华推广孟子文化

 

     孟祥居是孟子第75代嫡次孙。


  作为本次祭孟活动的主祭,在一个多小时的祭孟大典中,他对每一个礼仪细节都力求精准到位。 “祭孟活动,既体现了对孟子的尊重,也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在祭孟大典上,年过古稀的孟祥居看起来精神矍铄。

相关阅读
  • 文明旅游 | 清明假期春意浓 文明踏青成常态
  • 全省重点外商投资项目视频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济宁市3个项目签约
  • 邹城:举行己亥年冬至祭孟活动
  • 济宁新机场高速等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 “第五届山东省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授牌仪式在济宁经开区举行
  • 济宁市2019年冲刺四季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 济宁市冲刺四季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 夜间洗城常态化 降尘保洁迎初冬

  • 上一篇:曲阜孔子六艺城《祭孔祈福》献礼好客山东贺年会
    下一篇:微山岛水域游船实行季节性停航 持续到明年4月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