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的使用,让种粮大户看到了粮食种植带来的规模效益。更让种粮大户信心百倍的是,兖州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除享受省农业厅给予的补贴政策外,区农业局利用项目资金帮助种粮大户更新播种机械,申请银行贷款时给予贴息扶持,优先安排标准良田建设等项目,实行农业技术“一对一”包保服务。科技人才支撑方面,该区逐步建立了“1111”农业科技人才支撑体系,1处院士工作站已建成投入使用,10位省级农业专家多次来兖讲课并指导生产,100名技术人员和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全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骨干。
针对各种粮大户分布分散、缺乏交流的情况,兖州区去年7月成立了全省首家种粮大户信用合作联盟,搭建“抱团取暖”的服务平台。联盟内部实行资源、信息共享,大型农业机械调剂使用,为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提供贷款便利。“下步在全区筛选千名懂技术、有经验的年轻劳动力,定向指导和重点培养,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区50万亩耕地由千个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张士坤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