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从刘传航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上看到,这份合同连编号都没有。还有投资者拿着相同的合同去银行办理按揭,银行告知,该项目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其“商品房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更令“业主们”愤怒的是,“阳光河畔”二期工程所占土地及在建房屋早已被司法查封,但开发商却不断催促投资者缴纳房款。
“总是催我们,以各种打折优惠催我们多交钱。”另一名购房者任立国告诉导报记者,目前他已交了49.5821万元的全款,在其最后一次缴纳房款时,开发商给予了其2万多元的优惠。
由于开发商涉嫌无证销售,投资者缴纳的房款只能作为其对开发商的“债权”。他们虽然早已认为自己是“业主”,但面对项目被拍卖的处境,他们变成了债权人,其权益如何保障还没有一个说法。
1500万元民间借贷压垮开发商
作为一个已经销售完毕的楼盘,“阳光河畔”二期为何面临被拍卖的处境,开发商济宁广发置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济宁广发置业注册资金6006万元,法人代表赵玉民,赵玉民同时也是公司的惟一股东。
与济宁广发置业有业务合作的某公司负责人向导报记者介绍说,作为小型房地产开发商,济宁广发置业本身资金实力一般。在运作“阳光河畔”的过程中,该公司先通过大量借贷拿下土地,之后就通过认购形式吸纳投资者房款。
因资金紧张,济宁广发置业大量涉足民间借贷,致使公司资金链紧张。压垮济宁广发置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银行抽贷。
“济宁广发置业在某银行有一笔1500万元的贷款,到期之后银行相关负责人要求其先还贷款,然后再向其续贷。其就从青岛某公司借了1500万元的高息贷款,已做‘过桥’使用。但在济宁广发置业还上1500万元的银行贷款之后,银行拒绝向其继续贷款。”上述负责人向导报记者透露。
就这样,1500万元的“过桥”资金变成了长期借贷。由于高额的利息,这笔借款很快由1500万元上升至2400余万元。正是因为这笔借款逾期,债权人将济宁广发置业告上法庭,并最终致使“阳光河畔”二期项目面临司法拍卖。
目前,济宁广发置业面临的法律诉讼并非这一宗。导报记者查阅到,该公司还有至少7宗法律诉讼在进行之中。同时,由于在3宗案件中没有履行已经生效的裁定,济宁广发置业已经被列入最高法院公布的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5日,导报记者致电济宁广发置业相关负责人宋风磊,他向导报记者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确实是因为一笔1500万元的银行贷款抽贷。但对于公司涉嫌无证销售等问题,宋风磊没有回应。
地产“新常态”
济宁广发置业开发的项目被拍卖的案子并非个例。
就在本月9日,由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在威海开发的“全球候鸟度假地”项目遭司法拍卖,青岛某公司通过拍卖拿下了该项目。
在枣庄,因资金链断裂,由山东鼎天置业开发的“广府1号”、由枣庄市泰诺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燕山公馆”项目,也在今年遭到司法拍卖。
在乳山,光谷新力房地产有限公司、哈尔滨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开发的“银龙湾”、“海晶城”项目陷入烂尾,两开发商最终走向破产。
在青岛,因“舒斯贝尔系”资金链断裂,其旗下即墨高尔夫别墅项目、即墨温泉住宅项目等多个项目遭拍卖。
在济南,也有地产项目遭遇司法拍卖。且不说久拖不决的“彩石山庄”项目,被称为济南第一高楼的“启德国际金融中心”也在今年2月遭拍卖,中弘股份旗下子公司最终通过拍卖拿下该项目。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开发商资金实力不足,融资途径单一,大量涉足民间借贷等高成本融资市场,在购房者房款不足以周转的情况下,资金链最终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