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泗水县民政局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和养老体系建设,为泗水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不断强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标准得到提高。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由280元提高到29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由132元提高到147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100元提高到48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700元提高到3400元。目前,泗水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3.79%,高出全省标准0.79个百分点,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切实保障了泗水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防灾减灾工作开启新模式。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向泗水县手机用户发送了“防灾减灾”公益短信2万条,在洙泗小学举行了应急疏散示范演练,提高居民的避险自救意识和技能;指导两个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目前泗水县已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联合人社局、残联等部门对患有重大疾病或重度残疾,导致生活支出大于收入、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支出型”特困家庭进行排查摸底,将符合条件的1768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救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保障民生中的补充作用,开设救助“绿色通道”,先实施救助后补办手续,救助因火灾、车祸等突发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96户,发放救助金17.5万元。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积极组织“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163.77万元,新增慈善冠名基金2个,冠名基金总额达到700万元。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情暖万家”救助活动,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万余人;实施了“朝阳助学”工程,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227名,发放救助资金61.75万元。联合泗水县妇联、泗水县教体局救助100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每人300元;对20名农村患“两癌”的贫困母亲每人救助2000元。
解决特殊群体基本需求,不断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及时上报了养老服务项目17个,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和福彩公益金996万元,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处、农村互助养老院30处,新增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新增养老床位734张;实施了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资助13个乡镇(街道)敬老院612.8万元,用于敬老院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目前,泗水县养老机构达到49处,拥有养老床位2886张。充分保障困难老年人各项权益。为1463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62万元,新增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80名,发放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费43余万元,并免费为泗水县1400名集中供养五保对象进行了健康查体,建立了健康档案。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组织39名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养老服务培训,泗水县养老护理员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