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巨大的“非警务类”出警量占去了民警们大量时间,更有一些“案情”让出警的值班民警哭笑不得。“比如让我们帮着找猫、自己丢了一双鞋……类似的无效警情占去我们大量的时间,也是对警力的一种浪费。”刘春雷告诉记者,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信息的不透明,部分市民对于“110”的权限范围并不明晰,往往将其他职能部门负责的事儿一股脑地算到了“110”的头上。
报警背后
“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认真处理,这是每位民警对市民的承诺”
认真态度换来信任,市民为民警点赞
去年10月份,运河派出所接到出警命令称,市民小刘乘坐客运大巴从兖州来到济宁,到站后却发现放在行李架上的笔记本电脑失窃。收到警情后,刘春雷马上赶到济宁汽车总站,准备调取车上的监控,却得知需要到客车所属的兖州站才能提取。第二天一早,刘春雷就带着小刘赶到了兖州客运站。但由于客车发车间隙较短,技术人员来不及提取客车上监控视频。客车一趟趟开走,视频的提取却始终不成功。直到下午5点多客车收车,技术人员才在客车上提取到了相关监控视频,为破案提供了有力证据。
刘春雷认真的态度感动了小刘。“第二天,他就给我打来电话,说在小区里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希望我过去看看。”刘春雷告诉记者,尽管当天自己休息,但还是马上赶了过去。“居民能打来电话,说明他从心里认可你、信任你。这时候哪怕是加班,我们心里也是甜的。”在运河派出所,类似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多年的一线工作让派出所的民警和很多居民都成了朋友,互信的警民关系也为警方的案件侦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
有这些温馨的一幕,也有一些“堵心”的委屈。报案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觉得出警时间有点慢……从而对民警谩骂、指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此,刘春雷表示理解。他说,从收到警情到出警,民警到达案发现场的时间基本在五六分钟之间。由于报案人心情十分焦急,往往觉得民警“来得太慢”。“希望市民理解,我们收到警情后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认真处理,这也是每一位民警对市民的承诺。”刘春雷说。
采访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值班室的警务平台上再次接到警情,刘春雷和两名民警又匆忙跑上警车疾驰而去。警车渐渐汇入车流,等待民警们的又将是一个忙碌的夜晚。
这些电话记一记,关键时候很管用
市长 12345城建热线 12319消费者维权 12315天气预报 12121用电服务咨询 95598邮政客户服务 11185自来水公司服务 2321111
东郊热力 2316625四和热力 2257379煤气服务 2235602电费收缴网点 2392736济宁汽车总站 23123512658114济宁汽车北站 2161155
金师傅免费家居维修4001890537济宁火车站问事处 3975922济宁航空问事处 22130382215468济宁市公共汽车公司2317429民工讨薪热线 296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