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奶贱、卖奶难, 一边却是牛奶产品价格坚挺。 如何才能避免“倒奶杀牛”悲剧?我们来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奶贱如水,很多专家都认为国际奶价下跌是本轮倒奶风波的根源。从2013年底国家全面放开进口奶粉后,不完全统计,进口数量已经达一百万吨,如果换算成原奶,就是850万吨,相当于140万头奶牛一年的产量。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南试验站站长赵鲲告诉记者:“进口奶粉原料价格在5万元/吨左右,而现在平均降到了2万元/吨,乳企选择进口奶粉原料的成本要低于选用国产鲜奶源。”
专家表示,前两年,国内乳业处于黄金上升期,加上业内分析盲目认为在2018年前原奶都是供不应求的行情,很多乳企在去年大量购进价格低、口碑好的进口奶粉。
赵鲲还表示,有些企业的奶粉,可以用到2015年的下半年。
除了进口奶粉的冲击,专家同时也表示,鲜奶难卖,还有消费者对国内品牌不信任,高端奶消费力下降等原因。当前,奶价的波动是我国奶业处于转型期出现的“阵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推进,由此导致的养殖散户迅速退出、奶农利益受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竞争下优胜劣汰的结果。但是,奶价大起大落,需要用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