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文物局主办,齐鲁网、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广播生活频道、山东广播电视报承办的让文物讲好山东故事——“齐鲁瑰宝”推选暨金牌讲解员大赛于2014年11月份正式开启。
2015年1月,电视生活频道《金牌讲解员》节目正式开播,给山东各地优秀讲解员提供了一个华丽的舞台,选手们在舞台上各展其才、舌灿莲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背后,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倾听选手庄少玲的故事。
齐鲁网讯 2011年,年近六十的我正在为退休后的生活热身:摄影,游泳,练书法……都是我的优势项目,我自然乐在其中。偶然,女儿在报纸上看到了山东博物馆寻找志愿者的启示,拿回来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要不要来点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志愿者报名时的盛况,录取比例比高考还低,让我对山东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服务大众的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进入山东博物馆,经过培训、考核,2011年11月26日山东博物馆新馆开馆,我们30名志愿者走上工作岗位,我才开始第一次近距离认识和了解文物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故事,山东是历史悠久、文化多彩的文化大省,有着数不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宝藏,而博物馆就是一扇门,人们走进来,便可知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有着怎样辉煌沧桑的历史。
而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首先要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馆藏文物,这需要我们熟悉大量陌生的知识材料,并且结合实物去理解和记忆,对我来说,这志愿者的第一步就不容易,时间不够用,材料既丰富又陌生,如第十展厅“明代鲁王展”,展品与明代有关,即找与明代相关的资料,因此很快在其中找到了方法与乐趣。
除了了解文物、熟悉文物,志愿者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面对普通参观者,一方面将自己理解和消化了的知识与他们分享,另一方面与他们沟通看法、交流思想,要知道,高手可都在民间!为此我买了书,泡图书馆,对相关文物做了不少延伸阅读,充实了手中的材料,加深了自己的理解,介绍文物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大家的反响也很好。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而博物馆志愿者的精神,我认为是引领大众博览世界,面向大众传播知识,引导大众主动学习,诚然,这是一种无私的分享,但在分享的基础上,也是一种自我提高和获得快乐的过程。作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我服务了大家,也陶冶了自己。我乐在其中,并愿意继续“志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