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月13日讯 (山东台 刘骏 郭鹏 冯磊 赵吉信 济宁台 冯斌 贺魁 曲阜台 田蕾 滨州台 王鲁委)山东文化资源丰富,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把文化生产力转变成发展的“软实力”,是山东文化改革发展中国要内容。在曲阜的三孔旅游服务公司演艺部工作的刘伟,做了两年多对古代乐舞的发掘整理工作。今天的《改革在我身边》专栏,一起走进曲阜,听听他的故事。
在曲阜三孔旅游服务公司,为贵州思南文庙定制的明式祭祀乐舞正在排练。刘伟是这里的演艺部主任,平时,除了三孔景区的的演出,刘伟和他的团队也会到省外的文庙去演出。
曲阜三孔旅游服务公司演艺部主任刘伟:“春节期间呢,我们已经有20多场次的祭孔活动的预约,现在我们正在加紧排练,包括省外的各大文庙的演出,大约还有四五场,已经签订了合同。”
刘伟干了十年的乐舞导演。以前,每年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孔大典前的几个月。两年前,公司要挖掘开发新乐舞,刘伟带着他的团队开始对各个朝代祭孔乐谱和舞谱的发掘和整理。
曲阜三孔旅游服务公司演艺部主任刘伟:“现在整理出了三套乐舞,还有两个朝代的乐舞正在查阅资料复原,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达数十种版本的祭祀乐舞表演。”
“祭孔大典”的名气大,现在还能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这样的转变一下子给刘伟的演艺团队打开了市场,两年的时间里,订单涨了3倍多,收入更是涨了十倍,接近了千万元。
新发掘整理的祭祀乐舞,让游客见识到了古代祭孔仪式的盛景,以复原孔家待客之道为内容的孔子故里修身游,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河南游客刘玉金:“这样的旅游模式更能让人体验儒家文化精髓,代入感很强…我很喜欢确实不虚此行。”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刘伟和他的团队品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也曲阜的旅游展示出更深厚的文化魅力。
曲阜三孔旅游服务公司总经理尹洪福:“从原来的单一商品销售服务,到现在的全方位、立体化文化服务模式,打破了旅游淡旺季之分,使每年的利润率提升都在35%以上,仅文化演艺和体验项目利润贡献率就占到30%。”
以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为重点,山东全面推进齐鲁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去年全省艺术科学传统文化课题立项196项,占立项总数的44.2%。
目前,山东省市两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到8.25亿元,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产业项目是扶持重点。
2014年,仅省级投入“尼山书院”的扶持资金就有300多万元、投入“乡村儒学”建设扶持资金达到1300万元,举办讲座1.6万次。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是可以对我们当前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阐发好。要特别注重创新,特别是适合于新的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年轻人的欣赏习惯、以及文化艺术内在的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有所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