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3年相比,去年,济宁人平均结婚年龄推迟了1岁,为27.6岁。记者昨日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去年我市有71417对新人登记结婚,比2013年减少9000多对,平均每天结婚登记的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27对。而根据任城区婚姻登记处2014年最新离婚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任城区的离婚人数突破了3000对,创历史新高。结婚人数与离婚人数的比率为3:1,与往年对比,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八成多结婚夫妇年龄差在4岁以内
去年,市民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27.6岁,“婚龄”比2013年大了一岁(2013年为26.6岁),其中男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28岁,女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27.2岁。从地区看,汶上是全市第一“晚婚县”,该县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28.6岁。相比之下,金乡、鱼台、梁山、微山等县结婚普遍较早,结婚登记平均年龄都不到27岁。
择偶观方面,年龄相仿仍是主流。民政局婚姻登记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超过八成的登记结婚夫妇年龄差距在4周岁以内,7000多对登记结婚夫妇年龄差距在5至9岁范围内,年龄差距在10周岁以上的(含10周岁)只有1700多对。另有9对登记结婚夫妇年龄差距在30周岁以上(含30岁),均为男方年龄大。
结婚篇
咱济宁人热衷“扎堆”领证
“现在,新人扎堆领证的现象还是非常明显。”任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王文友告诉记者,2013年1月4日因谐音“一生一世”而备受领证新人的青睐。当日,任城区民政局(包含市中区民政局)共迎来了600余对新人扎堆领证,而这个数字较平常高出10倍左右。
王文友说,谐音数字好的日子,一直以来就备受济宁市民的热捧。比如,2008年8月8日“奥运日”、2009年9月9日寓意“长长久久”、2010年10月10日象征“十全十美”、2011年11月11日代表“一心一意”、2012年12月12日代表“要爱要爱”、2013年1月4日代表“一生一世”、2014年1月3日代表“一世一生”……这些日子当天前来领取结婚证的新人明显增加。“选择吉庆数字日领证结婚,无非是新人及其家人对以后美好生活寄托的一种期盼,但有时这种扎堆登记的背后却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些人盲目跟风前来登记,为了这个所谓的特殊节日,往往在还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前提下领了证,这种情况离婚的概率比较高。”王文友说,两个人婚姻美满与否与在哪个日期领证结婚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善于寻找,365天天天都是好日子。年轻人需要谨慎,所谓的“良辰吉日”并不是保证美满婚姻的基石,彼此的认可、良好的感情基础才是婚姻和谐的正道。
离婚篇
入学、孩子、房子成婚姻新杀手
据王文友介绍,从任城区2014年离婚的情况来看,主要有选择协议离婚,对结婚、离婚不够慎重和理智,感情冲动之下就离婚,婚外情对婚姻的客观破坏和“杀伤力”也很大。另外,一些因某些利益因素的“假离婚”也占一定的比例。所谓的“假离婚”一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轻轻松松地来咨询离婚手续,领完离婚证后直接咨询如何开单身证明,一切手续都办妥后,多则几个月,少则一周左右就回来办理复婚了。“在35岁到45岁这个年龄段中,离婚人数的比例最高。”王文友说,造成假离婚的现象不外乎与“房子、入学、孩子”有关,一般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而“离婚”后,一下能省下几万甚至几十万,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的婚姻就成了规避政策的工具。此外,一些夫妻为了多生孩子,不想接受处罚,便想方设法通过离婚、结婚等手段,钻政策空子,骗取生育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