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4万人……2月11日,记者从济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会议上获悉,2015年,济宁市将深入实施万人创业助推工程,年内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以上,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将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额均提高到35万元;在人才建设方面,年内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2700名以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5 个。
济宁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以上
今年,我市继续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万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6000人。同时,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等项目,年内引领1000名以上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我市将全面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逐步推广技能培训补贴直补个人模式。开展农民工培训规划、培训资源、培训资金统筹试点。年内实施就业技能培训6.3万人、创业培训1.6万人。
同时,规划建设济宁创业大学,构建集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创业园区成长、创业贷款扶持、创业指导服务等于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另外,继续实施万人创业助推工程,建立济宁城区小额担保贷款公共服务中心,年内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以上。年内扶持1万人创业、带动5万人以上就业。
推进“数字就业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就业服务标准社区”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全面下沉。实施“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助推计划”,开发完善蜜蜂零工超市和大中专毕业生手机客户端求职服务系统,全年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550场以上,专场招聘会150场以上。
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额均提高到35万元。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社会保险费一票征缴,控制选择性缴费,提高农民工参保率,推进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特别是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同时,建立完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职工大额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职工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实现由按病种补偿到按额度补偿的过渡。实现参保登记、缴费、待遇支付全过程信息化办理。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和推广应用,确保2015年底持卡人数达到 500万人。力争年底,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额达到170亿元。
新建2至3处海外人才联络站
在人才建设方面,实施“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人才支持计划”,组织校企人才合作和项目推介活动。年内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2700名以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5个。
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将继续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年内评审10处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20处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入开展中职学校“双证互通”、技师学院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试点。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4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200人。
同时,继续实施“四大引智”工程,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和团队,年内实施外国专家引进项目 80项,引进高层次专家180人次。此外,建立国外智力“二次引进”机制,拓宽国际人才交流渠道,新建2至3处海外人才联络站。(记者 曹俐 通讯员 郭召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