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雷宏:我认为县里做得有点过,没必要花这么多钱建这个文化宫,老百姓到底能用多少而且建成后的保护费用也很高,在县里还不是很富饶的情况下,这样做法我个人认为不妥。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傅大中:不管蒲县财政收入是多少,毕竟是贫困县,要支撑公职人员的工资和教导、文化、卫生及多项行政性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1亿多元修建文化设施,应当说给有限的财政背上了“累赘”,不能不让人有劳民伤财之感。县里首先考虑的应是脱贫,将有限的钱合理切分到各项公共服务上,才更符合科学发展观,更像“当家过日子”。
是不是违背民意的形象工程
[背景]蒲子文化宫外观造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23棵大树缭绕而成,树枝上点缀上鸟巢,顶部为“树叶”造型,非常壮观宏大,因而有人指出其像“鸟巢”。
记者:有人认为,蒲县斥巨资建“天价”文化宫,缘于官员头脑中的政绩观。因为地处吕梁山区的蒲县百姓最等待的并不是这样一个豪华的工程。这毕竟是顺应民意,还是形象工程
陈金庄:文化宫是很美丽气派,代表着一个县城的形象,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文化宫前的广场每晚都凑集好多群众,有运动时不少于3000人,因此说这个工程百姓真的受益了,不但不是形象工程,而应是民心工程。群众需要这样的场合来提升生活质量。按照国家和省里各个部门的请求,文化宫全都达到标准,这个工程不是大,而是有些不够用。
乔建军:蒲子文化宫外观形象很好,我们引认为骄傲。经济发展了就应让群众得到实惠,让百姓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县里时刻为大众考虑,把钱花在群众心上,把钱用在群众身上,这应是民心工程,不是形象工程。7月9日,临汾市领导来参观,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
当地居民孙金昌:文化宫太豪华了,我总感到是面子工程,建个大广场我还能接收,建这么高级的文化宫到底有多大用处还不好说。我从事教导工作,虽然县里对教导工作一直很支撑,如果能把过剩的钱用在教导上,后果会更好。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贫困县修建豪华文化宫,我个人认为,是打着民生幌子搞的政绩工程。蒲县是依附煤炭的资源县,一旦资源枯竭了怎么办,政府应抓紧机会,利用现有财力,扶持其他范畴的产业,造福于民,这才是民心工程,建一个豪华文化宫,是典范的做表面文章。如此行使权利,大兴土木遭到质疑是正常的。目前一些处所模仿“白宫”和“天安门”建工程,这都体现出一些处所官员极度浮躁。
是不是违背程序缺乏监督
[背景]蒲县“天价”文化宫曝出后,不少大众质疑工程建设的透明度,花钱缺乏监督,有人甚至猜忌里边有腐败行动。
记者:建这样大工程,要走哪些程序,有没有人监督有人担心官员借此机会中饱私囊、收受贿赂,你们如何证明清白
闫建国:工程建设完整是按照制度来的,是按章办事。首先到县发改委立项,然后由财政部门评审,并委托中介机构评估,财政部门断定预算后,再招标。另外,这是县里断定的城建重点工程,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都有体现,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予审议讨论通过。百姓的意愿是通过人大代表来体现的,人大代表们通过了,工程也就合法了。而且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监督时刻都存在,纪检和司法部门随时都可以介入,不可能存在贪污和腐败行动。
陈金庄:今年3月,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蒲子文化中心工程进行了评议,成果很满意。工程筹建之初,县里多次开会讨论,几大“班子”都通过了。因为是县里的工程,钱款都是由县财政出,因此县里决定后,就能开工了,市和省对此不予监管。
当地居民曾庆海:县里上什么项目,我们百姓基本没有参与的份儿,更没有发言权。县里建的项目不合理怎么办应当有一个针对县里的监督机制。而工程建设过程中,即便存在腐败行动,我们也没有措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