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父母,也是我们的“父母”
“孝乃众善之始,做人之基,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有老去的一天,孝顺父母就是善待自己。”于静琳常常这样说。然而孝顺父母自己的父母天经地义,别人的父母也有义务吗?在他们夫妻二人心里,正是如此。
2012年,一个叫做“文化养老义工群”的群体出现在威海市民的视线中。义工群的发起者,正式邱博夫妻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工作的关系,多年来邱博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养老机构,对老人的需求了解得也越来越多。不再满足于“小家”的夫妻俩,想把“孝老”当作事业来做。
有了义工群,于静琳夫妻二人便经常带着女儿,利用星期天子,到老年公寓送温暖。他们全家一起给老人们送水果、买牛奶,帮着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家常,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女儿的记忆里,小手拉着爸爸妈妈的大手来到敬老院,总是能让老人们开心无比。逢年过节,夫妻俩也总是惦记着那些孤寡老人,经常带着礼物,把欢笑送到老人们身边。
受到他们的感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关爱老人的队伍中,短短两年时间,义工群已发展成为上千人的义工组织。
2014年,威海市仁德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了。仁德公益服务中心与康宁医院、东发老年公寓、桥头镇敬老院等多家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区达成长期公益活动协议。每周固定组织志愿者去老年公寓开展服务,每月组织志愿者为老人表演一场文艺节目,至今从未中断,累计达到320余次。在得知敬老院老人急需大量的旧衣物的信息后,他们积极发动志愿者捐衣捐物,目前共募集1500余件纸尿布、旧衣物等。
“我们最小的志愿者只有6周岁,已经跟着她的姥姥参加我们的活动一年多了。”于静琳说,这几年为老人们包起的饺子数也数不清了。虽然累,但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就非常地开心。在她看来,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时代,养老不仅仅是家庭和国家的事情,更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每个懂孝道的人都应该要做的事。
随着公益服务中心不断壮大,大伙迫切地想要有一首属于自己的会歌。作为一名音乐创作人,于静琳也主动承担起了创作任务。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我们带着爱的心,带着爱的手,仁德公益一家亲,我们是最美一家人。只要我们有能力,我们全家就会齐心协力把公益做下去。” 于静琳说,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是小善积大善,小爱聚大爱,就能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收获温暖。
从“小家”到“大家”,从自己的父母,到他人的父母。他们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他们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