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胡集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统筹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打造幸福美好家园。
狠抓节能减排。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把项目准入关,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注重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两高两低”企业,坚决取缔和清理污染企业和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对不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坚决实行关停。今年以来,关闭企业1家,停产治理企业1家。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该镇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工作,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镇形成了以小张庄为中心的万亩绿色白梨瓜生产基地、以郭山口为中心的500亩黑木耳种植基地、金北新城花卉培育基地、以前代楼、后代楼为中心的辣椒基地以及张魏庄肉猪养殖场、杨庙村肉鸽养殖场等一批颇具规模的种养基地;组建了成立了小张庄白梨瓜专业合作社,胡集白梨瓜协会,金北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农乐辣椒专业合作社,联益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宏文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高到30%,高效农业面积达到8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3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6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40%。
深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乡村连片治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和民议、民建、民管”的原则,投资近300万元倾力建设打造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张堂村;对后史屯、三皇村、张棚等村全面开展“美丽乡村 清洁庭院”创建活动,各村基本达到门内庭院、居室、厨房、厕所、禽舍清洁干净的“五净”标准,其中,后史屯村、三皇村“清洁庭院”创建活动“五净”达标率分别达到95%、93%。同时,对董庄村、孟店、仝庙、东刘、前刘、西刘、金店、湾里、西王庄等12个生态文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街道绿化、亮化、美化进行了全面地改造提升,村内下水道建设全面完成,街巷硬化、主次街巷绿化、亮化、美化均实现了“全覆盖”的目标,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先后投入资金40万元新增垃圾压缩清运车两辆,投资30万元购置洒水车两辆,投资30余万元购置垃圾桶1500余个,完善了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在垃圾清运工作上,全面实施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转、金乡县处理”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网络,实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目前,全镇所有行政村全部纳入保洁管理,聘用保洁人员153名,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率达100%,受益人口6.5万人。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规划。目前,投资70万元、占地60亩的高标准观光采摘园已完成农作物清茬,近日开展深耕,并实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钢架大棚建设材料正在采购中。总投资500万元的回龙山旅游风景区项目,9月18号已完成项目建设的招投标,近期将开工建设。胡集镇特色果品观光采摘园、丽水家庭农场正在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农村道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等,实现农村道路村村通、户户通;对于现在已经建好的基础设施加强后续管理,在提高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做好养护,使这些基础设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努力延伸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大院和超市、农资供销等生产生活服务和文体娱乐设施的配套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更舒适、便利。
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今年,新组建农村文艺队伍4只,全镇有65只秧歌舞、现代舞、腰鼓以及坠子书、花鼓戏等曲艺演出队;村村建设了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农民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建成18个村级农家书屋,配置22名图书管理员,图书总量达6万余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示范户”、“洁美雅家庭”、“好婆媳”、“孝德之星”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四德榜”建设工程实现了全覆盖。胡集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有了大的改观,在全镇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刘怀谦 尚卓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