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沐浴在文明新风里——济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下)

时间:2015-10-21 23:03来源:济宁日报 www.yunhepan.com

新世纪广场一角。记者 刘建新

城区绿化工程。记者 杨国庆 摄

  文明城市的创建,让城市每个角落劲吹文明之风。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街头巷尾,邻里之间和睦友爱,善行义举不断涌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不仅是搞宣传、提标准、严考核,更是让百姓沐浴着文明新风的幸福。

  首善之区好事多

  兖州区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魏广志连续17年累计无偿献血15.2万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换血近30次; 曲阜市企业职工姜海龙去天津游玩勇救落海儿童不留名;金乡籍战士陈昊天路拾29万元巨款心不动还失主;鱼台教师王树科拖着残疾的躯体坚持教学15年……刚刚评选出的30位全市第五届道德模范,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写就了一个个动人的真实故事。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市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济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殷切期望,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立了“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目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力打造“道德建设模范区、文明和谐示范区、儒家文化传承区”。我市着力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贯穿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各方面、全过程,使创城过程成为人人深学细照笃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成为核心价值观在孔孟大地落地生根、入脑入心的过程。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中来,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到870个,34万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城乡基层; 善行义举“四德”榜覆盖全部农村、社区,文明的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城市文化,扎根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实践之中。

  创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创建文明城市,说到底是为了提升人的文明素养,让每个人都成为展现和传递文明的使者。我市注重抓好文明行为的养成,倡导“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养成文明习惯,抵制不文明行为,结合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等活动,就人们关心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提升文明素养。

  行走在城区的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小黄帽”、“荧光衣”和“路队制”,保护学生出行安全,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这些规范居民交通的行动更多的已成为自觉自愿。

  百姓得到实惠多

  创城之首在于民生。创建“文明城市”既是提升济宁形象的前提,更是改善民生民本的需要。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把“依靠群众”与“为了群众”有机结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广大市民共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过去好长时间,市场脏乱、小区混杂、垃圾乱倒、路灯不亮等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由于规划和硬件设施的原因,多次开展的整治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行为,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长效管理要以健全的设施为基础。近年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等多种创建活动,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乡环境。通过持续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市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全面改善,看得见的外在形象和看不见的内涵品质同步提升,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全市共完成市区76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13处集贸市场、49个早夜市升级改造和20多条主干道、127条非主干道、140条街巷的全面整治,主干道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超过99%。城区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的少了,街巷通畅平坦了,小区干净整洁了,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宜居、出行条件更加便利、生产生活更加舒心。内外兼修的文明创建,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文明靓丽、富有魅力。

  有些时间段出行不便、经常堵车是城区过去让人心烦的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在城区布下了315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新上1万辆公共自行车,使绿色环保出行渐渐成为时尚。在此基础上,积极完善主次干道交通建设,并新建立体停车场6处、过街天桥4处,打造立体化的便捷交通体系。

  与农贸市场专项治理、道路交通整治同步开展的,还有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五小行业”等三大领域,让城市花更艳、树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而那些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闹心事”和执法部门难管理的“棘手事”,也都随着扎实有效的整治,一件件转化为利民惠民的真实创建成果。

   舒服安心满意多

  今年,济宁的硬实力进一步增强,提升软实力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很多市民说,文明创建虽然十分紧张,但是城区的整体面貌真是变了模样。

  真正做到惠民利民,才能得到市民满意的赞许。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创建的主体。人民满意既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所向,也是文明创建的基础所在。我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谋划创建思路向群众问计、制定创建措施听取群众意见,衡量创建成效由群众评判。促进了社会和谐,提升了民生水平。通过创城,城市管理和日常运行加快走上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轨道,人性化、亲情化、规范化服务水平不断巩固提升。公共行政服务、警务指挥调度、公共视频监控和居家服务等重大平台建成运行,实现了管理服务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治理的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度精简审批事项,各级共精简审批事项1390余项,压缩审批环节2030多项,减免收费事项330多个。政务服务、金融保险、公用事业等窗口单位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城市社区普遍建立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15分钟公共服务圈初步形成,更好满足了居民医疗、托老、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需求。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每年都为广大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全市70%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城乡,主要社会保障指标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

  在全省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和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济宁排名位次连年提升,群众满意度排名从2011年的全省第16名上升到去年的第6名,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由第14名上升到前6名,成为全省唯一群众满意度调查排名和综合考核位次连年提升的市。

  看得到的创建成果呈现眼前,说不完的文明故事在全市流传,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和谐发展画卷徐徐展开。漫步在整齐洁净、风清气爽的城区,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文明的城市环境,使济宁活力充沛,前景无限。

相关阅读
  • 叠翠流金漫圣城 济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纪实(下)
  • 济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述评(上):全城参与 齐心发力
  • 济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兖州市检查验收组来兖调研
  • 马平昌检查指导济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 济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大考” 全城总动员
  • 济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暨春季造林绿化观摩会议召开

    • 上一篇: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安排部署第四季度任务
      下一篇:济宁古树名木最新家底揭秘 共有古树名木33194株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