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许旭)11月20日,北京传来喜讯。在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暨基层党建创新最佳和优秀案例颁奖仪式中,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报送的《济宁市活跃着一支群众监督评议团队伍》荣获优秀案例奖并代表全国机关党建获奖案例上台领奖。
近年来,群众监督评议团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已经成为我市抓机关作风建设的亮丽品牌,成为推动机关和行业转变作风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一系列监督评议活动,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架起一座通达的桥梁。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注重运用“双评”工作重要抓手,组建了1000人的群众监督评议团队伍,涵盖了“两代表一委员”、机关、新闻媒体、企业代表等10个层面。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动济宁改革发展稳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的监督评议活动。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组织群众代表先后对驻村联户、创城创卫等工作进行巡查,对机关事业单位用人招考、冬季供热、公交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生工程进行巡查,参加交警、烟草、供电等部门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座谈会,提出了很多改进工作意见建议。对机关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情况进行暗访,及时了解发现干部作风、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7月28日,组织200名群众代表对51个市政府部门单位上半年履职情况进行了公开评议,现场公布结果,进一步增强了政府部门单位转变作风、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市群众监督评议团办公室以《转办单》的形式,逐一向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反馈,并跟踪督办。各部门单位对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整改落实,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执行和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评议活动259次,参加代表8318人次,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出《情况通报》和《转办单》517份,各部门单位认真整改,群众对机关的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持续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进一步完善监督评议内容、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扩大监督评议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组织开展“群众代表走进机关”开放日活动,相继在国税、科技、教育、交通等10余家部门单位组织了机关开放日活动。各部门单位敞开机关大门,直接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更大限度地将机关工作自觉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督促机关干部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更好地践行“三严三实”,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形成了推进机关转作风提效能的倒逼机制,搭建了机关和群众公开、互信与监督的桥梁。“下一步我们将改进监督评议方式,由集中组织向日常监督、集中评议、跟踪巡查转变;由“明查式”巡查向“暗访式”巡查转变;由“一次式”巡查向“跟踪式”巡查转变,建立一种广角度的监督机制,对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坚持实施全过程跟踪监控,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促进决策的再落实、再深化。”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颜廷洲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