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市民在雾霾中抖空竹
讯 (记者 王仰浩)“霾说:我愿乘风而去。雾说:没门,来了你就是我家里人了。此后,雾霾这两个家伙就搅和在一起了。”这是微博上一位网友分享的段子。刚过完冬至,昨天,小伙伴们迎来了又一波雾霾天气,只是此次雾和霾组合在一起,威力特别猛,从早晨开始,城区多个环保监测站点PM2.5、PM10数据都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23日10时12分,市气象台将霾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霾橙色预警信号,这是今年全市发布的第二个霾橙色预警。
“之前的霾黄色预警信号是19日发布的,一直到今天上午仍没有解除。”市气象台预报员张熙告诉记者,19日一直到23日,全市大气环流比较平直,冷空气势力弱,风力不强,这样的静稳天气非常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22日,全市迎来了一次降水过程,但是雨量比较小,大部分站点降水量不到1毫米。“虽然雨水能冲刷空气中污染物,但是如果雨量不大,则会起到副作用,雾和霾一起来,持续时间、范围会比之前更大。”
22日晚上,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其他台站也分别发布相关预警;23日早晨,梁山、曲阜将大雾黄色预警升级到红色预警。“从监测数据来看,今天上午10点左右,曲阜、梁山等地能见度仅在50米左右,局部地区可能更低。”受此次大雾影响,全市能见度明显下降,再加上空气质量较差,气象部门将霾黄色预警升级到橙色预警信号:济宁大部分地区出现重度霾,能见度小于1000米,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预计我市重度霾天气仍将持续。
“今年市气象台共发布了6次霾预警,除了1月份发布了一次,其他几次都是在10月后发布的,11月29日和12月23日这两次是橙色预警,其他几次为黄色预警。”张熙告诉记者,从济宁历年来气象情况来看,10至12月份静稳天气比较多,但是由于今年冷空气势力特别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多一些,每次出现雾天的时候,“霾伏”情况均比较严重。
自19日以来,华北、黄淮、东北、江淮等地的14省市均遭遇今年下半年来最强雾霾天气——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大,冷空气实力持续偏弱和地域间空气污染物互相影响导致本次雾霾较为严重。“24日会有一股弱冷空气,但是强度比预计中的要差,除霾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未来两天还会有雾霾影响。”张熙告诉记者,不过,冷空气会缓慢清理雾霾,25日情况会逐渐好转,未来几天气温起伏不算太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