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争吵不休的夫妻重归于好,她经常奔波在田间地头;为了让卧床不起的老人终获赡养,她又经常往返于病榻床前;为了让剑拨弩张的邻里握手言和,她又穿行于东邻西舍,用细腻的情感触角,和风细雨的调解艺术,就地妥善处理、解决了大量纠纷。
在2015年的一起补偿款纠纷中,八旬老人李某一直未领取村里于2000年发放的土地补偿款,村委会以李某诉求已超诉讼时效为由,拒绝支付补偿款。面对双方的激烈对抗情绪,并考虑到老人李某年已八旬且身患癌症,吴兰玲以维护老人权益为出发点,多次到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做协调工作,同时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李某解释法律规定。几经奔波,村委会答应支付给老人李某1500元承包地补偿款,而已经明白相关法律法规的老人也欣然接受,并主动撤诉,该案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面对不懂法律的群众,可以慢慢引导。引导群众用证据让法官看到事情的真相,把冷冰的法律条文变成白话文说给他们听。虽然有难度,但效果也很好。老百姓是能听进去的,这个时候我就很开心。”吴兰玲笑着说,“法条是冷的,但法官的心是热的。”
多年的忘我工作,使吴兰玲放弃了很多与家人相伴的时间。作为女儿,母亲病了顾不上;作为母亲,孩子上学顾不上,只要有庭,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吴兰玲在工作上更加精益求精。“当一个好法官真的不容易”,吴兰玲说,“我们将不放过任何一个证据,站在绝对中立的立场上做出判断,通过法律解决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温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