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意大利威尼斯以“水城”著称,最近几周却因水患肆虐引发舆论热议,成为意大利乃至全球民众关注的热点。这座名城11月中旬起遭遇严重洪灾,大量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受洪水侵蚀,水深逾1米的画面可谓触目惊心,经济损失惨重。
不少市民反思,这场洪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其中最惹眼的就是一个号称“世纪防洪工程”纠缠于多桩贪腐丑闻,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却迟迟不能竣工,并且施工过程中暴露诸多质量问题。
洪灾后,数千名威尼斯市民上街游行示威,抗议防洪工程腐败和政府防灾不力。
作为欧洲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1987年申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近期警告称,如果威尼斯无法有效保护文物古迹,这座古城今后可能被《世界遗产名录》除名。
水城被淹 防洪工程哪去了?
意大利古城威尼斯11月中旬连降暴雨,爆发洪灾,大量历史建筑、古老广场、博物馆、商店和房屋“泡汤”,多处旅游景点闭门谢客,经济损失惨重。
例如,圣马可广场在历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位于广场东边的圣马可大教堂不仅是一座著名教堂,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令人痛惜的是,圣马可广场遭洪水淹没,水深超过1米;圣马可大教堂没能幸免,教堂地板被水淹,地下室灌入洪水。
威尼斯海浪预测与监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威尼斯在一周内经历3次洪峰,11月12日最高水位达1.87米,仅次于1966年创下的1.94米最高纪录。据初步统计,威尼斯全城超过80%被淹。
意大利政府11月14日宣布威尼斯进入紧急状态,下令划拨2000万欧元紧急援助资金。房屋受损的居民每户可以申领至多5000欧元补助,商店、餐馆等商户可以申领至多2万欧元补助。
威尼斯拥有大约5万常住人口,平均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多达3600万人次。随着暴雨和洪灾袭来,原本打算前往威尼斯的各国游客纷纷取消旅馆客房预订,使当地旅游业蒙受沉重打击。
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将此次水灾比作“打击意大利心脏”。威尼斯市长路易吉·布鲁尼亚罗估计,威尼斯遭受数以亿计欧元损失,“1.87米水位将(给威尼斯)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不少人反思,这场水灾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海平面上升威胁着像威尼斯一样的滨海城市。不过,除了“天灾”因素,这次灾害还存在“人祸”,令人无法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威尼斯市民质疑,早在2003年,意大利政府启动一项名为“摩西工程”的世纪防洪工程,按计划应于2011年竣工,但为何直到2019年仍迟迟没有完工?更令人咋舌的是,这项工程预算一再加码,迄今花费的资金翻了三四倍,斥资庞大却收效甚微,还没建成便接连曝出质量问题,那些钱究竟花到哪儿去了?
质疑猫腻 工期拖延毛病多
一提起摩西工程,不少威尼斯市民又焦急又无奈,形容这是“威尼斯人心中的痛”。
意大利政府2003年启动一项旨在根除洪水、保住威尼斯城不再进一步沉入水下的“摩西工程”,当时宣称造价16亿欧元、2011年可完工。然而,这个项目不断曝出贪腐丑闻,一大批承包商、设计师和政客进了监狱,不难想象巨额资金犹如被吸入“黑洞”,截至2019年的工程耗资已经达到55亿欧元,工期一拖再拖,最快也要到2022年才能投入使用。
威尼斯城建于威尼斯潟湖内的滩涂之上,潟湖最终流入亚得里亚海。每逢暴风雨,亚得里亚海的海水就会灌入威尼斯,酿成洪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