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范围膨胀导致公共服务供需抵触突出,危及社会安全稳固。据调查测算,本市每增加1人,每日交通出行量增加2.64次,目前六环路以内地区日出行总量已达3500多万人次,交通压力日益加大,在京接收任务教导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余人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其中66.9%在北京市公办中小学就读。
调研报告认为应向国务院申请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制定重大人口决策,督促检查和谐人口政策措施的落实。北京市应多措并举遏制人口总量过快的增加势头,下降人口增速,在“十二五”计划编制和实行中,应充分认识调控人口范围在破解人口资源环境抵触中的要害作用,以内控机制减少北京城市人口数量,以外扩机制化解北京人口压力,千方百计遏制人口总量过快增加的势头。首都的人口范围应在优化结构的背景下尽快实现零增加,即使“十二五”期间在综合调控措施后果不能立即浮现的情况下,年均常住人口增加也应把持在20万人左右。
在“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完善人口计划评估制度,出台涉及公共资源等相干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对人口调控目标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计划人口目标的实现。联合户籍改革与居住证制度的设计实行,完善人口管理政策法规系统,加强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户籍、教导、保障等政策与人口政策的和谐。摸索全市实有人口居住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全市实有人口管理系统,整合民政、公安、流管、工商、卫生、劳动就业、人口计生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对全市人口的实时动态监测。加快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制定实行,重视与户籍改革制度之间的连接配合,以居住证作为享受流动人口出租公寓、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凭证,以劳动就业、遵法守法、投资纳税等相干信息作为户籍改革参考的重要根据,进步人口管理服务才能和程度。
十二五·
工资
7成企业职工工资目前低于平均线
市政协社法委和提案委对进步部分行业生产一线职工收入程度进行的调研显示,目前,北京市七成以上的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线,其中三成以上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市平均线50%以下。市政协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一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程度仅为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程度的47%,部分企业以北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固定工资定薪标准,而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为21.4%,与国际通常比例的40%至60%有较大差距。12.8%的职工反应,五年来未涨过工资。由于被调查企业工资程度广泛不高,也面临着“招工难”、“留人难”,工资集体协商笼罩面小,范围以下非公企业中,基础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解决生产一线职工工资收入程度低的问题,着力点应放在“提低”和“扩中”上,努力进步企业低收入职工的收入程度,并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加以保障,以进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进社会公平发展,将“调节收入分配”相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写入“十二五”计划中。
“十二五”计划应进步职工特别是低收入职工的工资程度,首先应进步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剂机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在“十二五”计划中列出明白的时间表,逐步将最低工资程度进步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在统计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时,还应将乡镇企业、非公企业职工纳入统计范畴,真实反应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程度,确保最低工资标准能够真正起到为部分低收入职工增加收入“兜底”的作用。
还应充分施展税收调节作用,有效增加职工工资收入,进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普通劳动者的税务累赘,有效进步普通职工收入程度;三是调剂税收征收对象,以家庭为个税征收主体,避免扣除简略化所造成的征税上的不公平,减轻税负,使个人所得税施展出更大的分配调节阀的作用。本报记者 孙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