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郭燕群)7月20日,记者从全区年中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获悉,南宁市纪委通过明察暗访等情势,出台各种措施,给公车私用的行动套上了“紧箍咒”。
今年3月初,有关媒体报道了在南宁市多家中小学校,用公车接送学生的现象较为广泛。为此,南宁在全市范畴内开展了一次公车私用的专项检查,重要采用明察暗访、重点抽查、实地查看、录像拍照等方法进行。检查中发明,一些单位党员干部确实存在用公车接送小孩上、下学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针对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单薄环节,南宁市纪委联合南宁市的实际请求全市不定期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配备和应用公务用车自查工作。例如公务车辆要履行集中统一管理,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派车登记、出车记录等公车管理的相干制度,在完成工作日出车任务后,以及双休日、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一律将车辆停放在本单位的指定地位。因公外出车辆要妥当保管,确保车辆安全停放。
凡违背规定公车私用的,一经发明并查实,除按与当地出租汽车的现行收费标准缴纳费用外,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批评教导直至纪律处分,处理成果载入个人的廉政档案。对违背规定私驾公车产生交通事故或造成车辆损坏、丧失的,除其他义务人和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的经济补偿外,其余经济丧失由当事人在6个月内向所在单位负责赔偿,单位不得报销。对违背规定造成严重成果、群众反应强烈的,除追究当事人的义务外,还要严正追究单位重要领导的义务等。
据悉,专项检查发明了涉及公车私用的干部、职工61人,南宁市纪委已按干部管理权限对违规应用公车的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导、廉政谈话,并请求他们按当地出租车的价格向所在单位缴纳有关费用。此外,青秀区仙葫开发区管委会对31辆公务用车统一安装了GPS定位系统,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公车私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