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红) 6月,北京居民花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5月回落0.2%,低于全国和部分重要城市。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天下午发布经济运行情况。6月,北京CPI同比上涨2.3%,比5月回落,而全国CPI涨幅为2.9%。
上半年,全市CPI同比上涨1.4%,八大类花费价格“五升三降”,食品类、烟酒类、保健类、交通通信类、居住类价格均上涨,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维修类、娱乐教导文化类价格均降落。
其中,6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2%,薯类、干豆和大米价格分辨上涨62.8%、48.4%和16.3%,但比5月有所降落,菜价降落超两成。
权威分析
何原因导致CPI回落?
蔬菜供给大增菜价降两成多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端,本市CPI涨幅才慢慢从降落区域回升,但6月此数据比5月有所降落。北京市社科院院长助理、经济所所长赵弘表现,CPI中食品类价格所占比重较大,超过30%,重要还是食品类价格降落幅度明显导致CPI涨幅降落。
同时,北京市统计局消息发言人于秀琴表现,6月蔬菜季节性上市,供给大批增加,菜价降落超两成,致使供需抵触削弱。赵弘称,CPI涨幅回落必定程度上阐明居民食品支出下降了,“吃喝花的钱少了。”
拿市民账本说事儿
一斤荔枝不到3元蔬果省了近60元
翻开孙林的账本,6月他们家支出的蔬果钱比之前少了不少。
孙林告诉记者,虽然肉、鸡蛋比5月贵了一些,但叶类蔬菜和应季水果却让他们家省了将近60元钱。
在孙林的账本上,荔枝是他们家6月的重要水果,最便宜的才2.98元/斤,5月只能买1斤荔枝的钱,6月能买3斤多。
记者从新发地、八里桥等市场懂得到,6月,蔬菜、水果价格均比5月有所降落。其中,香菜、油麦菜、蒿子秆等菜价降幅明显,最多能达到50%。而西瓜、哈密瓜、荔枝等应季水果上市也拉低了水果的整体价格。
为啥北京CPI涨幅低于全国?
食品花费比重低不受涨价影响
截至上午,记者懂得到,全国有7个重要城市发布了6月CPI,涨幅在1.2%至4.4%之间,全国事2.9%,而北京却是2.3%。为什么北京CPI涨幅低于全国和部分重要城市呢?
于秀琴分析,重要与北京的花费特点直接相干。
食品价格是影响CPI的最重要因素,但北京是大都市,食品在居民花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比全国低很多,精力、文化方面的花费比重可能要高一些。所以尽管近期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像干豆等食品的价格甚至呈现暴涨,但由于花费量很小,权重很低,不足以把价格整体拉升。
同时,由于北京是首都,商品供给充裕,在全国价格普涨、供需抵触突出时,北京市场却能保持相对安稳。因此,北京CPI涨幅低于部分重要城市。
下半年CPI会变成什么样儿?
今年本市CPI涨幅预计不超3%
除了食品外,6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比5月明显回落。加之国际原油价格一直上不去,以它为基准的大批商品价格也在往下走,这些都决定了今年下半年CPI的涨幅不会突破预期。
于秀琴明白表现,今年还是全国粮食丰收年,粮食储存非常充裕,中央会把粮价稳固在预期程度内,南方洪水不会影响北京粮价和菜价。专家预计,如果不呈现新的涨价产品,下半年CPI涨幅应当不会很高。据粗算,今年全年本市CPI涨幅可能不会突破3%,通胀将有所改良。
文/记者 汪红 曾佑忠 张鑫 实习生 王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