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三年,谎称考上剑桥,并向父母索要了高达百万之巨的学费和生活费。最终,寄给父母的不过是一张造假的大学文凭……这样的故事不仅仅产生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据济南多家留学中介机构推算,竟有高达20%的“被留学”学生,因为无法毕业而买假文凭糊弄父母。
济南某留学中介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现,国外的“野鸡大学”、假文凭之所以大有市场,就和“被留学”这一留学怪象有关。如果没有唐骏事件的产生,也许很多家长不会想起来去懂得孩子带回来的文凭到底是真是假。
明知是假文凭 买的人还不少
“为了顺利毕业,回国就业,不少留学生明知是假文凭也会购置。这样的学生,多是‘被留学’的。”中智留学山东分公司总经理杨拓分析说,国外正规学校很多都是“宽进严出”,淘汰率较高,毕业不容易。在国内成绩就不突出的“被留学”学生,往往因为学习跟不上而无法毕业,假学历就成了他们的救命草。而国内就业形势越来越严格,不少用人单位唯学历是举,也让不少人瞄准了假文凭这一捷径。假文凭的刚性需求让假文凭贩卖者和“野鸡大学”有了可乘之机。
假文凭重要包含两种,一种是国外院校颁发的不被本国或中国所认可的文凭,另外一种则是捏造印刷的假文凭。后者是彻头彻尾的假文凭,购置者明知是假而主动购置;前者则有必定困惑性,很多学生和家长是被“野鸡大学”的宣传和优惠政策吸引而入读,虽然毕业很快很容易,但文凭想要得到认可却很难。留学专家表现,国外办教导的权利宽泛,甚至几个人就可以创立一所“大学”,家长和准留学生必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野鸡大学”的陷阱,花费时间精力得到不被认可的文凭。
此外,国内对真假文凭的辨别、监管力度不够也是假文凭泛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