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味道鲜美、价格实惠,是很多市民都非常爱好的一种食品,谁可曾想到那些劲道、爽滑、美味十足的米线,有的可能是用一些劣质食品添加剂瞬间点出来的产物?最近,网上传播着一种“食用一碗米线等于吃6个塑料袋”的说法,让很多爱好吃米线的市民闻米线色变。
米线和塑料袋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经常吃的米线,到底安全吗?
米线遭遇“塑料门”
如今,各种各样的门事件层出不穷,而在米线行业内,“一碗米线=六个塑料袋”的传言则被称作“塑料门”。
一位从事米线经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的“塑料门”事件始于去年。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让米线吃起来更筋道,在米线中参加工业原料吊白块和硼酸,而硼酸的成分与“合成塑料”的成分类似,是国家明令禁止放入食品中的添加剂。因此有了“吃一碗米线等于吃六个塑料袋”的传闻。
不过,记者采访的南京部分米线店老板无一例外都否定了这个传闻。“米线里怎么可能会加工业原料?”一家米线店老板对传闻一口否定,“我家的米线都是专人来送的,百分之百用大米做的。”记者注意到,店里用的米线在一个大的红色塑料桶里盛着,桶上并没有盖子,用的时候直接用手抓出来,米线的色彩呈白色,看上去光滑、细软。店老板说,因为是纯米粉制作,所以手感比较软,口感并不是特别筋道。
该店的米线一碗3.5元钱,店老板说,他是小本买卖,按这样的价格,他还是有得赚的,所以没必要作假。虽然老板说自己的米线不掺假,但记者注意到米线的卫生状态难以保证。
在另一家米线店,店老板说,他家的米线有人直接送货上门,每斤2.5元,全是干的,干米线泡20分钟就变成了湿米线。他也不信任米线里添加了化学物质。
记者随后又问了几家米线店,米线店主均表现,没有听过“食用一碗米线等于吃6个塑料袋”的传闻,坚称自家米线是用大米做的,且销量完整没有受到传闻影响。
传言有点危言耸听
针对网上传闻,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熊晓辉表现,这有点危言耸听,硼酸等工业原料成分与合成塑料的成分并不相干。
按网上说法,米线里添加的硼酸和吊白块并非食品添加剂,是不容许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质,属有毒化工物质,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迫害极大。2008年12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首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就涵盖了这两类物质。吊白块可能会被少数商家用到粉丝、面粉中,用来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硼酸也有可能被用来增加筋道。不过,通过多部门的打击和整治,违法添加的现象已有好转。
工商消保部门则表现:“合成塑料的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等,与硼酸、吊白块的成分完整不一样。”质检人员也认为:“硼酸与塑料从成分上来说是两回事。”他举例说,一次性塑料盒可能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没有聚合的单体,一旦放置含油量高的食品,单体就易溶出,这种情况下,说吃到塑料倒是有可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