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百名渔民的集体上访是为数不多的一次成功,所有逝世鱼获得赔偿。但紫金矿业方面并不承认逝世鱼与“毒水”有关,赔偿事宜也是政府代为出面。
6月29日,下都乡渔民手中拿到了一个盖有“上杭县国民政府”印章的通告,“建议棉花滩库区上杭段网箱养殖户转产”。
“实际上是逼迫转产。”渔民说,因为通知后明白表现“不转产的养殖户今后造成的一切丧失自负”。
“逼迫转产”事件产生在7月3日“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前一周左右,知情人士流露,由于鱼类对铜离子的敏感程度是人类的10倍,紫金矿业每次排放废水都会被鱼类及时“发明”。为懂得除“鱼”这个天然污染检测器,紫金矿业和上杭县政府联手做出了转产的安排。
低成本本相
肇事铜矿位于紫金山脉一隅,是紫金山金铜矿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紫金矿业的重要经营资产。紫金山“上金下铜”,伴随着金矿逐渐枯竭的风险,铜矿逐渐成为紫金矿业的重要利润起源。
2009年紫金矿业团体产铜8.48万吨,与上一年相比增加38%;铜矿业务收入占比10.75%,利润占比已达21.52%。当时全球铜市场震动下行,紫金矿业铜销售价格同比降落20%以上,但对团体利润贡献并无影响。分析人士说这重要取决于紫金矿业的成本把持。
紫金矿业的整体采矿成本把持均好于国内同行。其黄金矿的开采成本不但低于中国黄金、山东黄金等国内黄金公司,也好于国际五大黄金生产商。
矿产资源并无优势的紫金矿业,何以达到最低的采矿成本?紫金矿业对外宣称低成本源于拥有的技巧。紫金矿业说,公司所拥有的堆浸选冶技巧、湿法冶金工艺等100多项专有技巧和11项专利技巧,给紫金矿业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带来宏大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对突发污染事件的深入调查,紫金矿业的低成本本相逐渐浮出水面。
紫金矿业宣称的所谓技巧,始于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勇敢采用氰化钠溶液提炼黄金,这一方法在下降成本的同时意味着严重污染的产生。虽然后来堆浸技巧、湿法工艺在流程上成功买通并成为国家支撑技巧,但全部系统依然做不到全封闭、无污染,尤其是循环利用系统不能消化所有废水。
上述紫金矿业员工说,对生产中系统循环利用不能完整消化的、后期处理艰苦的废水(污染水),紫金矿业的做法是将其直接排往汀江。而如果按环保标准对这些污染水进行处理,是需要付出高成本的。这种损坏性的污水排放,正是紫金矿业低成本开发的根源。
知情人士介绍,这种行动并非仅存在于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在紫金矿业金矿开采中也同样存在。自1993年紫金矿业开端在上杭紫金山开采金矿以来,紫金矿业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就没有结束过。上杭百姓在铜矿湿法厂动工之前就不再饮用起源于汀江的自来水,渔民在此期间时有发明逝世鱼现象。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邹兴说,“湿法工艺、堆浸技巧的毛病是效率比较低。”他介绍,堆浸、湿法实用于低品位矿产开采,但效率太低,采用此法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是其无法在全球矿业推广的原因。
当地矿业从业者认为,对于低品位矿的开采,加上高污染的排放,正是紫金矿业低成本利润的起源。
在低成本采矿模式下,紫金矿业快速增加——底本需要高投入消化的污染问题,在损坏性的生产模式下变成了成本优势。这让紫金矿业敢于进入更多在竞争对手眼中无利可图的低品味矿开发范畴。
随着紫金矿业可开采矿产品位的不断下降,紫金山铜金矿的可开采矿产储量也不断增多。紫金山因此被称为国内最大单体黄金矿山,紫金矿业也成为中国最大黄金企业。
一个A股、H股同时上市的明星大众,公司,何以10余年来以此模式存在并发展?
紫金矿业并非没有受到外来质疑、检查;当地百姓、离休老干部也曾屡次上访,但这一切对紫金矿业的质疑,都在当地政府的斡旋下被推在一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