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下,为了施工人员的健康,济南市建委7月 10 日发文请求:凡气温达到35℃以上的气象,各工地从中午11点到下午3点停工; 37℃ (含)以上的气象,则从10点到下午4点停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也于 7月29日发出通知,提示企业合理安排夏季职工工作,按规定发放防暑降温费,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结束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下降劳动者工资。
7月 30日,济南市景象台再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记者采访中却鲜见能严格履行这些规定的工地。
10:05 ,记者来到北园大街一处建筑工地,暴晒下的工地被热气笼罩着,气温虽已达 37.8℃,但却没有影响到施工,工人们仍然挥汗繁忙着。 皮肤漆黑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他们属于私人包工队,听说过高温停工这事儿,但没人敢跟工头提。“ 别说高温补贴了,就连绿豆汤也没有啊,渴极了就直接对着水龙头喝自来水。”王师傅冷笑道。
10:30, 明湖东路一处建筑工地,温度37.5℃。“太热了,太热了。”来自菏泽农村的于师傅嘴里不停地念叨,“ 听说过超过37℃ 中午要延伸休息时间,但不知具体是什么时间。”
魏师傅则掐着手指给记者算工作时间,上午工作时间是从凌晨6:30到 11 点,下午从 1:30 到晚上近8 点,他们的工作时间达10 小时左右,“最要命的是,中午 1:30就开端上班,天正热呢!哪怕早上会儿班,晚下会儿班呢,人在外地,中暑了连个照顾的人都难找。”魏师傅抱怨说。
午休也难熬
11:20 ,在文化东路一段工地,气温已达 41.7℃。施工区内停着水泥搅拌车和发掘机,几个工人正在用水泥浇灌管道,而大部分施工人员已经下工。 为了赶进度,工人们轮流吃饭。一位施工队长告诉记者,工地上的领导请求下午两点上班,他们一般都会拖到三点。
炊事员李师傅身边放着一大袋子藿香正气水,“这些都是我今天买的,队上有二十几号人,上面发下来的那些早就用完了。天太热了,工地地面能达到 40多度,防暑稍不及时就会中暑,我们得保护好自己。”
13:00,正值午休时间。记者在闵子骞路工地看到,不少农民工三三两两地睡在路边的树荫下,有的干脆睡在挖开的铺设水管的坑道里,他们大多光着上身,只穿大裤衩。路边穿梭的车流发出的噪声和扬起的尘土,已干扰不到沉睡中的他们。
“帐篷虽然遮阳,但就像个蒸笼,白天基本没法待。 ” 正坐在树荫下打瞌睡的张大姐说,“最难熬的就是中午了,男的可以找个处所冲澡,然后躺在阴凉处休息,我们女的却不行。”
“为了给工人消暑,我们买的300斤绿豆已经送到各个施工队了,也时常买些西瓜。 ” 闵子骞路改革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现,“工地人员太多,酷暑天也还会持续,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到十全十美有艰苦,但我们会尽量去做好。”
何时得“阴凉”
“不能停工啊,就是让停我们也不愿停,停了就没工钱了。” 14:40 ,当记者来到某高校校园内施工现场时,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清算场地。
“这个活就是我们几个承包的,签了合同就得按合同办,早干完早拿钱走人,如果误了工期,耐着高温多晒几天太阳不说,还拿不到全款,每个人分的工钱也就少了。所以只要不是感到特别难受,兄弟们都会咬牙保持。”工头李师傅边俯着身子干活边应答记者。
记者懂得到,为了按时完工,多数施工队或企业都是按照合同或者预先约定,通过承包量完成情况和是否拖延工期给工人发放工资。如果因高温停工延缓了工程进度,施工单位要承担经济义务,工人工资势必也要受到影响。
因此,不少施工单位依然保持高温开工,因不想被扣工钱,即便在高温天被请求一如既往、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作业,工人们也只能默默接收。也有的单位则考虑采用晚上施工等措施减少丧失。“现在是汛期,雨天没法干,晴天又高温,白天落下的活只能是晚上补了。”一位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工地上安装了照明设备,以备夜间施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