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鱼儿进行生物预警,这批特别的“水质监测员”从原水入厂,到生产,到出厂,参与监督了自来水生产的全过程。
2009年6月30日,某报曾以《五大水厂都养着“ 鱼卫士”,水到咱家前得先由鱼儿把把关》为题,报道了玉清水厂应用“斑马鱼”进行“生物预警”,对水质进行把关。8月3日的供水开放日中,这批小鱼同样引起了参观市民代表的极大兴趣。
小鱼卫士20天就调换
在玉清水厂的原水监测室中,有一台“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最上面是一个显示屏,中间是八个测试管,最下面是两台小型水泵。小鱼的“ 工作室”就是位于中间的八个测试管,测试管只有一个水杯大小,同时容纳两尾鱼。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工作人员就没法给鱼喂食了,小鱼只能吃水里的藻类和微生物,大约20天进行一次调换。
“这些进行水质监测的小鱼有很多种,统称为‘敏感鱼’,我们就是利用它们的形态变更来对未知污染物进行感知。”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孙韶华说,通过这些敏感鱼的异常行动来检测水质变更。
敏感鱼的工作原理
预警系统的测试管是密闭的,内壁有两个小电机,它们把测试管中鱼儿的“ 动向”随时“ 报告”给电脑,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显示屏上有“游动”“摆动”“摄食运动”“摆鳍运动”等四项敏感鱼的数据,表现成不同色彩的曲线,小鱼游动得快,曲线的幅度就比较大;小鱼如果逝世了,那就会显示成一条直线。
“如果两个测试管中的小鱼同时呈现逝世亡的状态,仪器就会报警,并且给我们发手机短信。”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情况下,就表现水质可能产生了变更,就要及时查找原因,如果四个以上测试管中的小鱼都同时逝世亡,就可能呈现了水质问题。
除了应用敏感鱼进行水质监测,在玉清水厂的过滤环节和最终的出厂环节还养有红鲤鱼,也是一种生物预警措施。
“玉清湖的水进厂后,要经过加药,让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据相干负责人介绍,因为这些水池是露天的,要进行安全防备,所以这些水要经过把关。在水出沉淀池之后,就有一部分被领导到鱼缸中,这些鱼就像“生产监督员”监测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106项水质监测保障用水安全
用敏感鱼监测入厂原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引进济南的科研项目。目前,玉清水厂、鹊华水厂、雪山水厂、分水岭水厂、南郊水厂,都有这些敏感鱼在为泉城国民的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除了生物预警,作为水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也要进行多项水质监测,这里拥有全国第一家能进行全部 106项水质监测的实验室。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孙韶华说,“ 每月我们都会在‘水之声’网站上颁布最新的水质检测报告。”
目前,监测中心将二次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纳入日常水质督察范畴,与12345和12319联动受理水质咨询及问题反应,如果遇到水质问题也可以拨打热线5558961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