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艰巨跋涉,奄奄一息的小伟终于被安全送达南天门索道站。缆车达到后,等候在山下的医护人员把小伟 紧急送往了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小伟终于脱离了危险。
2007年2月17日,小伟的父母来到泰山中队,将一面写有“救命之恩,毕生难忘”的锦旗送到了官兵手中。 当中队官兵得知小伟受伤治疗已花费巨额医疗费,家庭十分艰苦后,又纷纷向小伟捐款。当充满爱心的500元钱 交到小伟父母手中时,小伟父母激动的热泪盈眶。
据懂得,泰山中队自建队以来,共参加抢险救济850余次,救助遇险群众770多人,用血肉之躯从逝世亡网线上 拯救了60多条鲜活的生命。收到锦旗140多面,感谢信670余封。
在被救助的游客中还包含法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际友人。孙红友中队长这样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救济我们经常会遇到,如果说救助国内游客让国民群众感受到的是警民鱼水情深的话,那么救助国外游客,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消防的形象。”
登上泰山南天门,游客便会看到消防便民服务站,消防官兵的贴心服务会让游客地劳累烟消云散。为保护游 客安全,泰山中队还成立了全国首家消防部队山岳救助队,红友消防救助站,索道救济队,配备六大类200余件 山岳救济器材,官兵们经过培训,全部具备医疗急救资格。消防队同时成了专业化抢险救济队。
有艰苦找消防,泰山中队的官兵们,以自己的实际举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懂得与尊重。他们就像十八盘两侧的扶手,让群众累了有依附,险时有抓手。
竭诚奉献:守望泰山的岱顶青松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巍峨、景象万千,众游客无不为之震动,但长期居住在岱顶,将会是另一番感受了。岱顶冬夏两季雾气弥漫,洗了衣服晾不干,被子潮的能拧出水,很容易患上关节炎皮肤病。尤其是在长达100多天的冬季里,山顶上喝水都成了大问题,官兵们每天都要走1公里的山路挑水喝。遇上大雪封山,天 寒地冻,馒头冻开了花,鸡蛋能当乒乓球打。平时游客云集的泰山一下子沉静了下来,陪伴着官兵战士们的只有山峰和严寒。
80后战士孙淑雷说:“尽管条件异常艰难,但我们中队的每一名官兵都深深爱好着泰山,当每一次出警救济的时候,看着被救人那种感谢地眼神,我感到,能保卫泰山的安定,那是我们的光荣!”
中队长孙红友在泰山中队工作5年,为了工作他三次推迟了婚期。他的爱人赵文静为了支撑孙红友的工作,2009年,她脱下心爱的军装,转业留在了泰安。可没想到,转业后过得日子还是聚少离多的日子。但是赵文 静却这样认为:“我选择转业回泰安,就是盼望孙红友在山上能够安心肠工作,在下山的时候,能够感到家的温 馨。”她深情地说:“晚上有的时候,我就能看见南天门的灯光,能感到到自己距离红友那么近,不仅在一个城 市,而且我抬开端来就能看见他。就感到到心里特别的欣慰、特别踏实。”
一代又一代的泰山中队官兵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用平常书写了大爱,用坚韧铸就了虔诚,在国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成为处理突发事件,拯救危难的新力量。
“5.12”汶川大地震产生后,泰山中队官兵血书请战,慷慨赴川,他们徒步18个小时挺进震中映秀,持续奋 战8天8夜,从废墟中拯救6名被困群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中队官兵捐出了身上所有的现金,这笔捐款也成为震后阿坝州政府收到的第一笔捐款。
在北川重建和青海玉树地震救济中,泰山中队官兵与当地群众心手相连,用实际举动诠释了“誓言如山、尽责至善”的泰山消防警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