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8月8日电(记者阮煜琳)“根据目前的计划,未来十年中国将陆续发射14颗景象卫星。今年年底前将发射风云三号B星。目前风云四号卫星已经获得国家立项,卫星的研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预计2015年前后,下一代的风云四号卫星开端发射。”国家景象卫星中心主任杨军8日对记者说。
杨军8日在参加上海世博园世界景象馆“观云测天的眼睛”主题日运动时接收记者采访时说,根据目前的计划,未来十年中国将陆续发射14颗景象卫星。其中,有3颗是现有景象卫星的延续。现有的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卫星将持续发展,今年年底前将发射风云三号卫星B星。
杨军说,未来要加强对气象变更的观测,特别是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观测,加强对气象变更的懂得和应对。2020年前后,将发射风云三号四颗后续卫星,每颗卫星由于任务和目标的不同都有差别,但总体上性能一致的,其中包含了对温室气体的观测。
杨军说,2015年左右,现有服役的风云二号卫星将被新一代的风云四号卫星所代替,实现在业务上和技巧才能上的全面升级换代。进步对气象灾害的反应速度,发展闪电的探测才能。
杨军表现,到2020年,中国景象卫星及利用与世界先进程度差距明显缩小。风云四号卫星将实现“分钟级”的区域观测,风云三号卫星将实现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测量三星组网观测。同时,卫星利用将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卫星材料在数值预报模式材料同化中占领的比例将达90%以上;在自然灾害、环境、农业、生态、海洋等方面的监测才能将明显加强,在防灾减灾、应对气象变更中施展更大的作用,利用效益进一步进步。
杨军说,从技巧上来说,未来景象卫星探测的精度、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都会更高。不仅如此,景象卫星正朝着三维大气的探测方向发展。过去我们看到的卫星云图只是平面的,将来我们要看到气象系统的立体结构,从三维的角度懂得地球大气。
与此同时,景象卫星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还要进一步发展,景象卫星材料的利用远景广阔,在国民经济许多范畴都可以得到利用。“目前,风云卫星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势,而且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地的用户在应用风云卫星材料。风云景象卫星是中国的卫星,同时也是世界的卫星。”杨军说。
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景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景象卫星。目前,中国事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景象卫星的国家之一。中国第二代极轨景象卫星载荷数量达到了11个,静止景象卫星则实现了“双星观测,互为备份”。
今年,在面临上海世博景象服务和汛期景象服务双重压力时,景象部门于4月23日启动了风云二号双星加密观测,使得观测间隔由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大大加强了对突发中小标准气象系统的监测及预警服务才能。(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