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汽车增加仍很快,尤其近年大排量高级车、越野车越来越多,它们排放的氮氧化物往往是普通汽车的几倍。这对酸雨治理很不利。”环保专家称,汽车越来越成为城市之痛,据一份研究表明,汽车在红绿灯前等候通行时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是正常行驶时的0.5倍,这意味着城市交通越拥堵,尾气污染就越严重。
迫害多多
建筑浮现“黑壳”效应
“酸雨同样使土壤酸化,肥力降落,影响农作物生长。”郑枕戈告诉记者,酸雨对我市农业的迫害也很严重,近年我市农作物经常呈现一些怪病,有的和酸雨有直接关系。此外,酸雨还使土壤中的有害金属物质释放出来,被动植物接收后,最后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健康。
酸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但它的迫害是渐进的,是一个漫长量化的过程。犹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容易被人疏忽。
眼下,温州正进入一年中的台风季节,不少建筑物外墙上空调外机锈迹斑斑,成了悬在市民头上的“炸弹”。这些空调外机大都是近十年安装的,近两年来,已产生多起因外机支架腐化断裂引发的安全事故,有的甚至直接被台风刮下来。对这些事故,人们往往聚焦于空调支架的质量问题,却疏忽了酸雨对其越来越强的腐化作用。此外市区一些户外广告、店门招牌、水表电箱等,近年也越来越多的被酸雨腐化,安全问题同样不容疏忽。
酸雨对城市建筑也“腐化细无声”。2003年落成的温州博物馆,整座建筑物外立面现在被一层灰色的物质笼罩,看上去有些灰头土脸。市环保局综合处处长郑枕戈告诉记者,这种现象被称为“黑壳”效应,重要就是酸雨腐化造成的。酸雨还能使混凝土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呈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下降、建筑物损坏,只不过这种迫害很慢,在城市中容易被人疏忽。温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各类名胜古迹繁多,酸雨对城市市容和城市景观的影响,也是潜在的。
令人意外的是,酸雨竟然也是我市近年道路路面频频受损的“凶手”之一。市公路管理处养护科副科长陈亮告诉记者,城市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经常被酸雨淋湿、浸泡后,强度下降,基层容易产生泥化,车辆碾压后也就容易呈现坑洞。
水土受累
自来水常年添加石灰
酸雨对水土的影响呢?它是不是令我们的饮用水变酸?长期把偏酸的水喝到肚里会有损害吗?
温州市水务团体水质处一位姓王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的水质检测均显示,来自珊溪水库和泽雅水库的天然水PH值都在7.0以下,呈弱酸性。长期饮用酸性水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降落,使人容易患病和衰老。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自来水出厂时PH值要达7.2,因此我市自来水厂常年添加适量石灰,平衡水的酸碱度。这样处理过的自来水对人体没有迫害,因此市民不用担心酸雨对自来水水质的影响。
但我市一些边远山村的村民,就没都那么荣幸了。家住乐清市四都乡的王阿婆近年越来越感到家中铁锅不好使,基础两年就要烧破一口锅,她总是悼念过去用过的一口老锅,说那锅比现在的厚实耐用。殊不知,真正的原因不是锅差了,而是烧的山水越来越酸,把锅给蚀了。农村饮用水的酸碱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器重。
任重道远
莫让“润物无声”成奢望
温州酸雨之频令人心酸,近年来,我市也在努力下降酸雨的产生率及其酸性。
我市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伍产能,2006年起,先后关闭5家火力发电站,仅此一项,就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3700多吨。此外,我市加大化工企业整治,严格打击地条钢、黑砖窑等大气污染严重的非法产业,这些也必定程度上保护了大气环境。
汽车尾气减排也做了努力。比如优先发展公交、提倡减少开车等;同时紧跟国家、省里政策,开端发展电动汽车,目前已生产出电动车样车、完成近30个充电桩建设,力求在今后5年内,让电动汽车更多进入市民生活,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