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耿涛看来,做工间操也是同事交换的过程,“同事平时都在格子间里,忙于工作,很少交换。做操的时候聊聊天,心态轻松了,疲惫也就不见了。”
一次,耿涛去位于东直门附近的公司总部开会,正赶上做工间操,耿涛做操时看到,楼对面的玻璃窗里,一个外国人也在跟着他们做,“以前他听不见我们的音乐,动作也不标准。这回好了,老外可以跟着广播台的音乐一起做操了。”
“一天不做,身材就皱巴巴的”
昨天早上10点,华德团体液压阀分公司厂区内,《运发动进行曲》响起,曹继伟结束敲击键盘,快步走出办公楼,身着深蓝色工服的同事已站好队,曹继伟的地位被同事空了出来。
“现在开端做第八套广播体操……”音乐慢慢响起,伸展运动、跳跃运动……39岁的曹继伟随着广播的韵律跳动,呼吸变得急促,眼光却一直没有离开手指的方向。“做广播操有一条就是,眼神要跟着手走,这样才干锤炼到颈椎。”曹继伟五年前“捡”起了广播体操,“当时厂子组织大家每天做两遍广播体操,一听这音乐,真是非常亲切啊,一下子就回到了上学的时候。”
“上班汽车代步,上楼电梯代步,工作时长时间坐着,大家失去了最基础的健身机会。”第一遍广播体操结束,曹继伟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一听到音乐,都放下手里的活,六百多人就在楼前的空地上集体做操。要是有一天不做的话,身材就感到皱皱巴巴的。”曹继伟开端了第二遍广播体操,“只要动作到位,就是冬天,做第二遍的时候也能出汗。做完了广播操浑身都轻松,尤其是有颈椎和肩膀弊病的人,会感到很舒服。抬头看见绿树、白云、蓝天,心情也会变好。”
本报记者 赵喜斌
回想操“恋”
北京重新提倡工间操的消息,勾起了很多人对工间操的回想,而在这些回想里的温暖时间中,工间操强身健体的功效很少被提到,大家记忆中更多的是以工间操为背景的少年情怀——
“广播操让我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他”
卢晓芳(38岁,大学教师)
我们不叫工间操,就叫广播操好吗?从小学开端就学做广播操。那时是第几套来着?记不得了。上第一节课前,只要不下雨,全校师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那时似乎经常停电,我常被体育老师叫上去喊口令。
大学毕业后去了一所学校,1998年,学校举办教工运动会。因为是年轻人,被抓去凑数。 过了一段时间,我被领导叫去。领导认真地对我说,通过录像,选了16名老师,筹备参加市里的广播体操比赛。从此,开端魔鬼式训练。那时才知道什么叫广播操。几乎每个中午,一吃好饭,就去体育馆练。教练一节一节、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给我们抠动作。时间紧急,领导甚至叫我们晚上也练,还特意请了体育学院一位教授来领导。
呵呵,我先生就是这个时候认识我的,他是另外一个学院的“参赛选手”。广播操的回想,其实更多的是回想那些在青春年少陪伴过自己的人,广播操让我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我先生,它是我们的红娘。
“姑娘们打扮好看点,就为了工间操”
王阿姨(72岁,退休员工)
最近这几天我们早起晨练的时候都在聊这事呢,工间操风行的时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啊,这两天我们也都不打太极了,大家都在互相提示,吃力地回想一些动作,不甘心就这样忘了陪伴我们从小到老的广播体操。
成果就是一些人兴冲冲地在那儿做操,另外一些人就在边上笑得直不起腰来,呵呵,就算不笑,我这腰也早就直不起来了。不过,大家真的感到回到了年轻时候。那时我们全院的姑娘小伙子们都一块在大院里做操,回来时几个好姐妹就凑到一起嘀咕那谁谁做得好不好看,新来的那个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啥的。大家就这么一个机会能见到几乎全单位的人,那时候,姑娘们上班前打扮好看点,多半就是为了做工间操的时候在同事们面前展现展现。唉,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啊。
相关阅读